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一切都講究一個「快」字:
世界運轉的速度越來越快——從4G到5G,從2倍觀看到3倍播放;
人們行走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出名要趁早,不然就老了;成才要從小,不然就晚了。
世界浮躁不已,我們也是。
當如陀螺般高速旋轉的物質文明將我們團團圍住,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時,所有人,都開始懷念起陶淵明先生所描繪的桃花源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千年之前,陶先生的這一句「仿佛若有光」,寫出了多少人對世外桃源的嚮往啊!
而同樣地,在千年之後的今天,一本《仿佛若有光》,寫盡了無數現代人對慢生活的遐想。
如果你也曾被忙碌綁架,也曾被快節奏的生活困擾,請一定讀一讀大理訪談錄——《仿佛若有光》,她會告訴你:
慢下來,才是最頂級的活法。
慢下來,讓靈魂跟上來
你,懷念過從前的生活嗎?
我相信90%的人會回答「yes」。
從前的生活,慢而美好,慢而有味,慢而溫柔。
而現在,「慢」已經成了一種奢侈品:
多少人,為了節約時間,日日步履匆匆,從天亮到深夜,一刻不停;
多少人,為了追趕對手,月月忙忙碌碌,從月初到月尾,片刻不歇;
多少人,為了超越他人,辛辛苦苦,從年的這邊到年的那邊,時刻緊繃。
他們不敢慢、也不能慢。因為房租水電擺在那,工作績效擺在那,生活壓力也擺在那。
結果往往就是,步伐太快,弄丟了很多真正重要的東西。
比如健康,比如朋友,再比如初心。
拿我自己來說吧:
我來杭州三年,日日在學業和工作之間打轉兒,不曾見過西湖月夜,也不曾看過雷峰美景。
見長的除了頭髮,就是脂肪。
可明明當初,我來這人間天堂是為了看遍湖海山川啊!
我開始懷疑:誰,還記得自己的初心?
而在讀了《仿佛若有光》這本書之後,我才確信:還有人記得。
比如書中人物許崧,一名旅行作家。
為了好好寫作,他毅然決然作別高速發展的杭州,來到歲月慢煮的大理,從此常住下來。
在問道「你為什麼要來大理時」,他回答:
(在杭州)大家都很忙……拉幫結派地湊個飯局,打過招呼,吃完飯就散了……
大城市強制大家過差不多的日子,不喜歡……
生活永遠要自己去創造的,沒有誰有義務請你過某種生活。
《聖經》說:「無知的焦慮從來都是錯誤的,而過于忙碌的人一定會迷失方向。」
是啊,金碧輝煌的物質文明之下,我們忙忙碌碌吃飯、上班、睡覺,一日日周而復始、去而復來。
又庸庸碌碌戀愛、結婚、生子,一年年按部就班、按圖索驥。
怎能不迷失方向?
而只有慢下來,像許崧一樣,把自己從高速又忙碌的生活中剝離出來,才能找到內心深處的真正嚮往。
而這,或許就是慢生活的魅力:
慢下來,靈魂才能跟上來。
做一個敢于慢下來的人
木心先生在《從前慢》中寫道: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特別喜歡這首小詩,因為它讓我看到:
在我們忙碌又庸碌的快節奏的生活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生活,那就是——慢生活。
可慢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
《仿佛若有光》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慢生活——
是在大理種田的日本人——遼太郎的「春天來了,開始忙,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冬天就在家做東西……周日去朋友家,很累的時候就去海邊,去娃哈哈的水廠……」
;
是「戴月守廟,抱劍讀書」的林向松的「點著蠟燭讀一段書,或者讀一段經文,然後睡覺……」;
是錄下大理一百種聲音的阿德的「花三個小時從人民路下段走到上段,一路吃吃喝喝,跟每個人聊天、吹牛……」
也是「原本是個詩人,一到大理,就成了畫家」的樹才的「沉浸于自己的深處,聽到自己的呼吸、自己的感覺和情感……」
原來,當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馬不停蹄、在泥濘的人生裡裹足不前時,真的已經有人卸下了滿身匆匆,選擇了緩慢行走。
他們在這個匆忙不已的時代裡慢慢走,也用心走,並把人生之路走得越來越寬、越來越遠。
從今天起,你、我、我們,都要做一個敢于慢下來的人:
也許只是上班前的一杯牛奶、一個擁抱、一句早安;
也許只是忙碌工作中的十分鐘小憩、半小時放空;
也許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聽一首歌、看一場電影、跑一次馬拉松......
生活總是匆匆忙忙,但我們要敢于慢下來,敢于對無盡的忙碌說「不」,敢于對無趣的生活說「不」,敢于對這個高速運轉的世界說「不」。
即便從前,我們腳步匆匆。
但從前是從前,此後,該讓心靈靠岸了。
慢下來,是最頂級的活法
還是那句話,慢下來,靈魂才能跟上來。
人生一世,白雲蒼狗,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然而所謂生活,卻要慢慢來。
因為,只有敢于慢下來的人,才能遠離喧囂和浮躁、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只有敢于慢下來的人,才能靜聽靈魂深處的聲音,去發現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東西。
而「不敢慢,也不能慢」,只會讓自己被忙碌綁架,被快節奏的生活困擾,最後,在這個金碧輝煌的物質世界里弄丟靈魂。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在這個如陀螺般高速旋轉的時代裡不快樂、不幸福了,不如慢下來,給自己放個假,去看看生活之外的那個世界。
就像民謠《去大理》中唱的那樣: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
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
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
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去大理,去海邊,去城市邊緣;去小鎮,去路邊,去樓下公園。
去感受沿途的美景,去聆聽靈魂的聲音,也去享受慢生活的靜美。
往後餘生,願你一路繁花,慢煮歲月;
願你慢慢吃飯,慢慢睡覺,慢慢讀書,也慢慢生活。
而後,慢慢去愛,翻開人生的新篇章。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