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最幸福的親子關係,是「彼此尊重」
2022/07/15

《以家人之名》劇中的李尖尖、齊明月、唐燦因為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

其中,尖尖的爸爸李海潮圈粉無數,因為他難能可貴地尊重、理解孩子。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有句箴言:「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會並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遇挫時他才更有耐力,成功時也會愈加喜悅。」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出于愛,喜歡對孩子橫加干涉。

殊不知,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卻是一項修煉。

父母最好的教育,是懂得尊重孩子

《以家人之名》中,成績張榜了,明月排在全班第三,臉卻立馬變黑了,因為這個成績不能令她媽媽滿意。

而一旁的李尖尖考了全班倒數第三,卻開心到快要飛起來,她哈哈大笑道:「你知道麼,我之前一直穩居全班倒數第二啊!」

這樣陽光開朗的她讓人動容,根本看不出是一個從小失去母親的孩子,沒有孤僻敏感,只有元氣滿滿。

事實上,這一切得益于尖尖有個尊重她的好老爸。

她喜歡畫畫,李海潮就全力支持;尖尖喜歡雕刻,李海潮就讓她玩到盡興,哪怕家里弄得滿地是灰,一片狼藉

這樣的尖尖不僅成為了大家的開心果,還畫得一手好畫,雕刻也在市里拿了獎。

試想,如果李爸粗暴地禁止尖尖做她熱愛的事,強迫她學東學西,估計我們看到的尖尖又是另一副愁容滿面的模樣了。

演員張艾嘉曾給兒子設計了一條完美的成才之路,即使看出他悶悶不樂,仍舊一意孤行。

直到兒子遭遇綁架後又失而復得時,她才開始尊重他的想法和意願:

可以請同學回家一起玩;可以去他喜歡的遊樂園玩,而不再按她的安排,只去博物館和藝術宮……

有一天,兒子突然躺進張艾嘉懷裡,動情地沖她說了句:「媽媽,謝謝!」

張艾嘉大吃一驚。

以前她苦心孤詣,兒子毫不領情;現在給他的教育鬆綁,兒子竟然感激涕零。

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會更有自信和主見,從而成為最好的自己,收穫尊嚴、成就感和幸福。

《奇葩說》裡黃執中曾說:「什麼是完美人生?那就是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盡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

擁有懂得尊重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凡事有選擇餘地,處處有愛的歸屬。

要想孩子人格完整、健康成才,千萬別把家變成自己的「一言堂。」

真正智慧的教育,是對待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己所願。

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替他做決定

相比李尖尖的自信果敢,學霸齊明月卻膽小怕事,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

劇中有一幕特別紮心。

齊明月的媽媽帶她去商場買衣服,她看中了一件白色衛衣,滿心歡喜。

誰知道媽媽徑直走過來,一把推了過去,沒好氣地說:「穿什麼白色,讀書的人穿不耐髒!」

明月的神情瞬間黯淡下來,她拿起旁邊的黑色T恤,剛要端詳,媽媽再次否定道:「小孩子不要總穿黑色,要穿鮮豔的。」

在得知這個款式有別的顏色時,明月媽媽連問都沒問她,擅自決定了買粉色。

一旁的明月鬱悶至極,長歎一口氣。

在請尖尖三兄妹吃飯時,明月媽媽要她點菜,見她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忍不住吐槽她:「你這個孩子啊,怎麼這麼沒主見?」

明月聽後,更加不知所措了。

有網友感同身受地評論說:「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款媽!」

強勢的父母常常喧賓奪主,這不僅讓孩子毫無主見,還很可能抱憾終身。

上海街友沈巍曾因為博覽群書而爆紅網路。

他從小嗜書如命,但他的父親視而不見,強迫他學習並不感興趣的會計專業,進入審計局工作,卻給他留下一生的遺憾。

在臨終前,他的父親看到兒子淪為蓬頭垢面的流浪漢,悔不當初:如果當初尊重孩子的選擇,沈巍或許已成為他所熱愛領域的佼佼者,而不像現在一樣,落魄到流落街頭。

父母自以為給孩子安排了完美人生,實際上,卻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人類學家費孝通認為,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己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重生一次的機會。

很多人不讓孩子自由選擇,是以此來實現自己的心願或者價值。

擁有不懂尊重的父母,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

他們即使再優秀,仍然心裡帶傷,總是不斷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莫過于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冠冕堂皇地代替孩子做所有決定。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劇中,唐燦長得漂亮,之前的她成績優異。

在她意外入圍小演員的選拔後,父母帶她下館子慶祝。

唐燦孝順地表示等以後出名了,一定請人伺候父母,他倆不用工作,只需坐等清福。

一旁的父母聽後,高興地合不攏嘴,她的媽媽決定做她的經紀人,一定要捧紅她。

因為演出分心,唐燦的成績一落千丈,班主任正急找她媽媽溝通時,唐燦媽媽卻提出要請三天假,帶孩子去拍廣告。

一旁的唐燦對成績憂心忡忡,想要推辭,媽媽並不理會;

唐燦說近段吃膩了沙拉,晚上想吃生煎包,媽媽置若罔聞,為了上鏡效果,強迫她繼續吃沙拉。

除了劇中,現實生活中,因為不尊重孩子釀成的悲劇比比皆是。

十歲女孩林妙可在奧運會一炮走紅後,被父母隨意支配,來者不拒地接受各種商演,把一手好牌打爛,如今泯然于眾;

而站在她身後的楊沛宜卻一路被父母的尊重護佑,拒絕外界誘惑,緊隨初心,在人生之路上不斷成就自己。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生來就必須要成為自己,否則會深陷在焦慮與痛苦之中,失去生而為人的意義。」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上天饋贈給父母的稀世名花,揠苗助長只會葉瘦花殘,尊重花期才會芳香滿園。

父母是孩子通向未來世界的領路人,只有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學會尊重他人,從而未來之路越走越遠。

別讓你的教育,輸在獨斷專行上

畢淑敏曾寫道:「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該承受的,該經歷的,他都應該有完整的體驗。」

生命是一場自我獨特的體驗,父母不能也不可能一輩子替孩子做選擇。

著名教育學家霍爾沃森說過:「孩子渴望在歸屬感中獲得幸福,在新事物中獲得成長,在自由選擇中獲得內在動力。」

真正智慧的家長都懂得:孩子的人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需求更重要,而這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到期就不續約了?蔡司、哈蘇等或集體失寵,網友:摸著華為過河
2024/02/20
后院起火了?庫克始料未及,國產「黑馬」欲挑戰行業天花板
2024/02/19
堅持「去中化」?iPhone折疊屏手機曝光,全面擁抱韓國供應鏈?
2024/02/17
5年解決約86%卡脖難題!中國技術接連實現突破,外媒:低估了中國
2024/02/13
我曾在國企任職,40歲時嫁45歲台灣光頭大男孩,門當戶對很重要
2024/02/05
我,為避戰火帶烏克蘭女友逃到匈牙利,同時完成學業,半年后回國
2024/02/05
我90后德國人,談了中國女友,因為她我到清華留學,發現中文真難
2024/02/05
東北小伙為外國女友遠赴意大利,婚后卻被妻子拋棄,如今怎樣?
2024/02/01
歐洲美女和山東男友分手,回國后難忘感情,再次相見后結果怎樣?
2024/02/01
四川保安撞臉奧巴馬,從月薪1500到5萬出場費,他的成功是巧合嗎
2024/02/01
霸氣出演「葉皇」:俄羅斯國寶級演員眼神絕了,寫滿了野心和權欲
2024/02/01
俄國末代王后:漂亮高貴卻不愛笑,沙皇愛她一生,46歲慘死地下室
2024/02/01
俄羅斯女模特是現實版《灰姑娘》,貧民窟逆襲19歲嫁王室
2024/02/01
華為Mate60銷量有多好?4個月創造歷史新高!網友:難怪還買不到
2024/01/30
35歲女子連生12個娃引爭議!人生98個月都在懷孕,網友:不負責任
2024/01/30
烏克蘭美女拿下「日本小姐」選美冠軍!日網吵翻:血統不純!
2024/01/30
韓國新地標抄襲廣州塔,相似度99%?網友:北京鳥巢也被抄過
2024/01/30
我,內蒙古農村姑娘,學渣一個卻嫁黑山共和國男模,后逆襲成老闆
2024/01/30
庫克笑了!被唱衰的蘋果勇奪「2023全球第一」,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2024/01/29
iOS17.3值不值得升級?別著急、別亂!這2部iPhone不建議升級
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