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優秀的作品,是用一瞬間,達到一生的呈現。」
一部好的作品,總會在不經意間,觸及人心,共鳴靈魂,給人們帶來無限感慨與回味。
書君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這本書,是陳年喜的新作——《微塵》。
翻開這本書,宛如打開了一部部厚重的人生典籍。
人生苦難常在,但既然活著,就不要辜負生命的印記,在這命運的洪流中,活得熱烈,活出詩意。
親情,
永遠是割捨不斷的牽掛
王小波說:「人到了中年以後,會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
家人,永遠是人生最好的依靠;親情,永遠是割捨不斷的牽掛。
哪怕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但只要想起背後的家人,也會咬牙堅持。
在書中《不曾遠遊的母親》這個故事裡,兒子與母親之間,永遠有一種記掛心間的默契。
母親借著兒子的眼睛,腿腳,完成了一次次遠遊;
兒子心系著母親的牽掛,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構建著母親的世界。
母親一輩子沒有遠行過,可她並不遺憾,她的床頭是兒子無數的電話號碼,那些新舊號碼間,便是她幸福的所在。
父母的幸福其實很簡單,他們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生活幸福,他們也就無所求了。
也許,年輕時,我們體會不到父母的這份牽掛,可當我們經歷成熟後,便會明白父母愛之所在。
周國平曾說:「愛是一種永無休止的惦念,有愛便有牽掛,而且牽掛得似乎毫無理由,近乎神經過敏。」
這個世界上,也許朋友,戀人會分開,但父母不論什麼情況下,都會對我們不離不棄。
而這份由衷的愛,會衍生時時刻刻的惦記,伴隨著你我一生。
別讓貪念蒙蔽雙眼,
幸福就在身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們窮極一生追求幸福,卻常常被貪念支配,從而南轅北轍,事與願違。
直到後悔莫及,才發現幸福並不需要遠處尋找,將尋常的日子過得滋滋有味,便是幸福。
《我的朋友周大明》是本書的第一個故事。
陳年喜的好友周大明是一位黃金礦石的提煉高手,靠著精湛的技藝掙得盆滿缽滿。
有人勸過周大明,氰化物有害身體,儘早放棄,可周大明為了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總想著多掙些錢。
然而,長期的浸化冶煉,氰化物與汞損害了他的身體,治病很快花光兩口子所有的積蓄,孩子們也因此輟學,一個家庭的幸福就這樣摧毀了。
有人說,這是煉金人逃脫不了的命運,可實際上,這不過是人內心貪念的擴張。
用健康去博明天的未來,卻忘了生命的可貴遠比金錢來的重要。
成年人的最大的錯覺,就是幸福永遠追求不到。
一個人總是在意遙遠的幸福,就會被貪念牽著向前走,漸漸地,便忽視了身邊的一切。
而想要獲得幸福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將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放下,摒棄外在的紛擾,回歸到真實之中。
電影《牧馬人》中,許靈均面對去往美國繼承億萬家產的誘惑,內心十分平靜。
他知道自己的靈魂,自己的幸福,都在這片熱愛的土地上。
與其成為金錢的奴隸,不如為愛而活,重歸自己的生活。
尤素福說:「假如人能夠遏制住自己的種種貪念,過著無求的生活;那麼,他才算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世間很多事物,都被貪念左右,唯獨幸福不是,它是生活與貪念平衡的結果,懂得珍惜眼前,懂得知足常樂,便懂得了生活的真諦。
人生最大的幸福,正是如此,把自己藏在生活的平淡中,與家人一起,盡情盡興,自在從容。
選擇,
往往只能由自己來買單
看過一句話:「人生的路,有時候越走越窄,有時候越走越寬。但每一次選擇,都註定留有無數遺憾。」
世事無常,人生萬千,生命中的選擇,註定只能由自己買單。
成年人的成熟,不是在選擇面前無謂歎息,而是在選擇之時,能否勇敢堅守心中的答案。
在《用平板電腦寫詩的人》這個故事中,陳族是一位建築工,也是一位詩人。
因為不會打字也用不慣鍵盤,他就用平板電腦寫詩,他的一生都在「眼前的苟且」與「詩和遠方」之間掙紮。
為了心愛的詩,他丟掉了愛情和麵包,可最終還是向苟且低下了頭,直到有一天,因意外他永遠倒在了工地。
他的一生有過許多選擇,也有過許多遺憾,但也從沒後悔過選擇寫詩這件事。
他平板電腦裡的遺作《布達拉宮》,被陳年喜收錄進自己的書中。
其實,生活從沒有那麼容易,一個成年人真正的擔當,便是自己的選擇,自己承擔。
荻原浩的《海邊理髮店》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兩父子相隔多年,在一間理髮店相遇,可彼此卻沒有相認。
父親一生都在逃避,辜負了這對母子,而兒子因為要結婚,特意跑來想與他和解。
然而,父親最終還是沒有承認自己的身份,但卻將這些年內心的掙紮,全都傾訴而出。
他放棄了父親這個身份,便是要為自己過去的選擇,畫上圓滿的句號。
《但丁密碼》中說:「人生就是不斷做選擇的累積,選擇就是選擇,無所謂對與錯。」
人生如何選擇,如何堅持,都將影響未來,與其選擇後惴惴不安,不如直面問題,勇于承擔。
有錯便努力改正,無錯便用心對待。
人到中年,十有九難,所有的劫難,自己去渡;過去的傷痕,自己揭過。
餘生很貴,歲月不長,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存在。
有人問,人生最幸福的7個瞬間是什麼?
大病初愈、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虛驚一場、不期而遇、如約而至、未來可期……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特別艱難的時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愛情的惶惶不可終日。
尼采曾說:「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後解放者,惟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
唯有理解了生活的苦難,才能忍受歲月無情;
唯有承受了生命的抉擇,才能享受人生自在。
雖然生命就如一粒微塵,在時間的洪荒中,人生不過刹那,可即便如此,我們也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或笑,或哭,或淚,或歌,這不僅僅是一種宣洩,更是一種人生的豁達。
人生難免脆弱,但只要一路奔走,不沮喪,不放棄,那生命總有精彩,命運終被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