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下一代芯片驍龍8gen4基本被確認將采用自研的nuvia架構,這意味著美國芯片又一巨頭舍棄ARM的公版核心,對于ARM來說這是又一個重大打擊,ARM揮舞壟斷霸權未能奏效。
高通兩年前收購了nuvia公司,nuvia公司為自蘋果處理器研發團隊出走的三位技術人士創立,據稱nuvia的自研核心架構在性能方面媲美蘋果的A系處理器。
高通收購了nuvia自然是為了采用后者自研的核心架構,不過這被ARM阻撓,ARM表示nuvia的知識產權受制于ARM,高通要使用nuvia的知識產權需要獲得ARM的許可,而ARM為了獲取更多收益迫使芯片企業采用它的公版核心。
如今高通決定在驍龍8G4上采用nuvia的自研核心,意味著高通決定與ARM撕破臉,大不了雙方后續不斷展開訴訟大戰,先以nuvia搶占市場更重要,畢竟如今它在高端芯片市場正承受著蘋果和聯發科的夾擊。
高通不僅舍棄了ARM的公版核心,它也在投入資金研發RISC-V,收購nuvia后取得了研發自研核心架構的技術,未來不排除它干脆轉向RISC-V;技術實力更強的蘋果也有意研發RISC-V架構,因為ARM的授權費還是太高了,RISC-V授權費低得多。
ARM雖然取得了壟斷地位,不過眼下隨著高通舍棄它的公版核心,它在手機芯片和PC市場都遭受了挫折,高通和聯發科已是手機芯片市場的兩大巨頭,合計占有的市場份額近八成,隨著高通舍棄ARM的公版核心,ARM公版核心的另一大客戶就剩下聯發科。
蘋果和高通都轉向自研核心架構,繼續采用公版核心的聯發科勢必競爭力下滑,這也將迫使聯發科未來轉向自研核心。
PC市場本來是ARM進攻的重點市場,不過高通這幾年推出的ARM架構驍龍8CX一直都難以取得進展,在手機芯片市場的變化,不排除高通也將在PC處理器上引入nuvia架構,甚至直接轉向RISC-V架構。
導致這一切可以說始自ARM停止與中國芯片的合作,2019年開始ARM暫停與一家中國手機芯片企業合作,後來又陸續停止對中國幾家芯片企業授權最新的ARM V9架構,這促使中國芯片全力投入研發RISC-V架構。
在中國芯片行業的推動下,RISC-V架構從之前無人問津,迅速發展到占領物聯網市場,出貨量突破100億顆,形成了與ARM雙足鼎立的地位,如今阿里平頭哥等中國芯片正推動RISC-V架構進入手機芯片和PC市場,進一步挑戰ARM。
RISC-V的崛起,讓高通、蘋果等美國芯片有了借RISC-V制衡ARM的心思,進而變成了如今的局面,導致ARM的壟斷地位被撼動,可以說ARM當初對中國芯片的做法如今開始被反噬。
如此結果其實早該想到,2000年的時候ARM并未取得壟斷地位,那時候還有MIPS等芯片架構,而中國山寨機、中國手機品牌的興起才奠定ARM的壟斷地位,ARM蠻橫對待中國芯片,中國芯片當然要扶持RISC-V等新的芯片架構,進而改變ARM的壟斷局面。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