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際局勢十分動蕩,巴以沖突的爆發讓整個中東都充滿了戰爭,誰都無法預測中東下一秒會發生什麼。這不,就在近期,巴以沖突的局勢迎來了反轉,美國作為以色列背后的靠山,在以色列無視加沙人民生命,無休止的轟炸加沙地區時,美國還毅然決然的站在以色列身邊,可是如今美國卻站了出來公開警告以及威脅以色列,態度反轉之快連以方都來不及反應。而法國更是站在了以色列的對立面,表示要軍援黎巴嫩,這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據美國媒體報道,繼美國拜登公開叫停以色列進攻加沙地區的行為后,美國國會也忍不住了,其資深聯邦參議員桑德斯公開喊話以色列,稱若是以方想要繼續從美國這里拿到更多的軍事武器援助,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停止對加沙地區的轟炸。正確做法,應該是以色列找到另外一種方式來消滅哈馬斯,而不是殺害無辜的男人、婦女以及兒童。
要知道,在以色列轟炸加沙地區的初期,美國拜登還親自拜訪了以色列,不僅在機場中與內塔尼亞胡來了一個親切的擁抱,在事后的媒體采訪中也「霸氣」表示,自己站在這里就是代表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堅定不移的站在以色列身邊。或許是拜登想要利用美國的影響力來為以色列緩解輿論的壓力,可沒想到這個辦法根本沒用,甚至把美國都卷入了輿論風波當中。
如今,輿論已經發酵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美國已經抵抗不住輿論的壓力,只好出面表示了自己也是站人道主義精神的態度。有些人說,美國的表態更像是逢場作戲,只是表面警告威脅以色列,實際上卻仍在為以色列提供大額的經濟補貼和大量的軍事援助。筆者認為,確實有這麼一種可能,但是在美國,總統是無法定奪一切的,發布的任何命令都要通過國會同意,這便意味著美國很難去逢場作戲,而如今參議員的人都出面表態了,更是證明了美國警告以色列的真實性。
那麼法國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法國媒體的報道之下,我們得到了一個重大消息,那就是法國國防部部長在近日訪問了黎巴嫩后,便決定向黎巴嫩軍隊提供數十輛裝甲車的軍事援助,以便于黎巴嫩軍隊進行正常的巡邏任務。
要知道,以色列在近日轟炸加沙地區時,不僅沒有放過聯合國的建筑,也沒有放過法國的建筑,造成了23人的死亡。馬克龍因此而大發雷霆,此次援助黎巴嫩,雖然規模并不大,但是也代表了法國對以色列的態度,可以看做是法國給以色列的一個警告。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法國公開站到了以色列的對立面,一直以來騷擾以色列的黎巴嫩軍隊不是正規軍,而是真主黨。此次法國援助的則是黎巴嫩的正規軍。不管怎麼說,以色列的做法都是惹到了整個西方,這才導致西方國家對以色列態度轉變的如此之快。以色列應該明白,只依靠美國是沒有用的,因為美國之所以能在世界上混的這麼開,也是因為有一群西方國家在一旁擁護,若是以色列依然我行我素,不在意西方國家的看法和眼光,那麼終究會為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