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產業鏈國家,擁有完整的稀土開采,提煉技術,美國也十分依賴從中國進口稀土產品。不過美國這些年想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加大稀土可控程度,于是尋求一些國家進行合作,比如越南。
越南稀土儲量世界第二,拜登上門求合作,欲打破中國主導地位。問題是美國能擺脫中國稀土供應鏈嗎?
稀土是一類重要的礦產資源,廣泛用于高科技產業中,包括電子設備、綠色能源、國防等領域。中國的稀土儲量并不是最多的,只占世界儲量的23%,但是卻滿足了全球90%的需求,因此中國在稀土市場上處于主導地位。
近年來,一些國家,包括美國,在稀土供應鏈上對中國的依賴性引起了關注。
這種依賴性使得美國迫切想要改變現狀,在一段時間內,美國與蒙古國,澳大利亞等稀土含量豐富的國家談論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蒙古國,該國的稀土儲量足以滿足美國海量的需求。
但蒙古國基礎設施一般,無法將稀土運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市場。澳大利亞稀土供應商更是擺脫不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中企也參與了澳大利亞稀土項目,顯然也達不到美國的要求。
此時一個國家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他就是越南。根據國際礦業協會的數據,越南的稀土儲量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中國,儲量約為2000萬噸,占世界比重的18%。
這意味著越南擁有巨大的潛力,在稀土供應方面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有兩家參加相關招標項目的公司透露,越南正計劃啟動其最大的稀土礦,這意味著越南開始著重建立稀土供應鏈。
澳大利亞黑石礦業高管Tessa Kutscher稱,越南打算在年底之前對其Dong Pao礦進行招標,公司計劃進行至少一個特權。
越南正利用豐富的稀土儲量提高國際市場影響力,在越南,還有很多未被開發的稀土礦。如果都被開采出來,并且加以利用的話,難保世界稀土產業鏈格局不會改變。對于這樣的情況,美國自然也看在眼里。
美國正想著擺脫中國稀土供應鏈依賴,找到一個靠譜的國家合作,既然越南有如此豐富的資源,美國肯定不會錯過,于是拜登上門求合作了。
9月上旬,拜登對越南進行了訪問,達成了多項合作內容,其中就包括稀土資源與技術合作。美國作為一個高科技大國,對稀土資源和技術的需求量很大。
通過與越南等國家進行稀土合作,可以確保稀土供應鏈的穩定性,這對美國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拜登已經把態度擺明了,不論如何也要從越南身上獲得長期穩定的稀土供應合作。
為了能讓越南對美國投資者保持開放,拜登訪越期間可謂是誠意十足。不僅僅達成稀土資源的技術合作,還涉及到半導體、人工智能、云計算、航空市場、汽車等等一系列高科技產業的投資部署。
比如美國芯片制造商美滿電子要在越南建立一座世界級的半導體設計中心,還有波音公司和越南航空簽署了數十億美元的協議,向越南提供50架波音737 MAX飛機。
這麼多的大手筆,如果不是對越南有十足的重視,想來拜登也不會如此煞費苦心。恐怕科技產業的投資部署只是其次,重要的是涉及稀土產業鏈的「去風險化」布局。
美國能擺脫中國稀土供應鏈嗎?
美國嘴上說著不會對中國「脫鉤」,其實一舉一動都有「脫鉤」的想法,用所謂的「去風險化」「維護國家安全」等理由作為借口,對別國實施打壓,將產業鏈轉移出去。可問題是美國能擺脫中國稀土產業鏈嗎?先說結論,很難。
中國在稀土礦的提取和加工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這給美國構建自己的稀土產業鏈帶來了挑戰。畢竟涉及到的核心專利技術被中國牢牢掌握在手中,若沒有中國的技術授權,美國靠自主研發怕是要耗費不少功夫。
而且從產業鏈不完整的角度來看,美國在稀土產業鏈的多個環節存在薄弱環節。例如,美國在稀土礦開采、精細加工和稀土永磁材料生產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弱。這導致了美國對中國的稀土供應依賴。
就算美國解決了技術和產業鏈的問題,在環保問題上也會限制美國的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美國也無法繞開嚴苛的環境保護法。稀土礦的開采和加工過程中容易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若不能掌握良好的稀土開采技術,是無法保障環境問題的。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美國想要擺脫中國稀土產業鏈難度很大,不是說找上越南合作,擁有豐富稀土儲量就能解決問題的。
其中的技術、設備、產業鏈、市場競爭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足以讓美國焦頭爛額。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