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凱菈,是一位來自美國的中國媳婦,結婚后,我的名字變成了武凱菈。
我出生在美國一個貧窮的地方,那里的大人都賺不夠孩子上大學的學費。
為了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我從小開始做兼職,有時候一天做好幾份工作。在自己的努力下,我走進大學,還認識了一個中國老公。
第一次來到中國時,這里的一切都吸引著我。
不過讓我奇怪的是,課堂上,老師明明說了打招呼要喊「小姐」「先生」,可他們為什麼總是叫我「美女」呢?
(我們的中國婚禮)
90后的我,出生在美國的阿巴馬州,那里被認為是《阿甘正傳》里,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阿甘老家。
提到美國,很多人會想到紐約、華盛頓這樣的繁華大城市,而我的家鄉絕對會顛覆你對「美國夢」的想象。 貧窮落后、低教育沒文化、思想保守是這里的標簽,不過,我們這里的人也更純粹。
我是老大,家里還有妹妹和弟弟,爸爸媽媽在不同的公司做數據錄入工作。因為家里經濟并不富裕,為了維持我們的生活,他們的工作很忙。不過,每當我在學校表現好的時候,媽媽會特別高興,這讓我更加的喜歡學習。
在阿巴馬州的農村,人們并不重視學校教育,老師都不只一份工作。我的英語老師同時也是一名棒球教練,歷史老師更是足球教練,其它老師同樣有著多重身份。
人們認為老師只是一份工作,并沒有什麼特別。
在學校里,學生如果有其它事情,可以提前離開,老師不會阻攔。那時,很多同學都會做兼職賺錢補貼家用,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在別人眼里,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這里,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父母的叮嚀都是愛)
其實,人們之所以如此對待教育,還是因為貧窮。讀書上大學需要很多錢,是我們負擔不起的,因此,上大學成了一種奢望,只有少數人才有機會走進大學的校門。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當我說出想上大學的想法時,父母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這條路怎麼走,更擔心的是沒有足夠的錢財供我上學。
不過,有個閨蜜非常支持我,鼓勵我努力去爭取,還幫我一起申請學校。
都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大學的入場券,拿到大學文憑,手持著敲門的棒槌開啟自己嶄新的人生。
我還想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如果我考上了大學,他們會更有信心繼續上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于是,16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在附近的商店上班,有時做服務員,有時做收銀員,一邊工作一邊上學,希望自己賺更多的錢,能夠繼續上學。
申請大學很順利,唯一不方便的是我要離開家鄉,獨自去上學。不過這都不是問題,貧窮的生活鍛煉了我的意志,讓我敢于面對未知的一切。
(儀式感滿滿的中國婚禮)
上大學后,我繼續打工賺去,每天要做幾份工作,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開支。雖然困難重重,甚至每晚11點下班后,回去還要趕作業,但我堅決不放棄。
我曾經在一家中國餐廳里工作,老闆是個善良的中國女性,也許她自己也吃過很多的苦,所以非常理解我的決定。
在我生活比較困難時,她會留我在餐廳吃飯,或者另外給我一點錢,當作勤工獎。她的善良,讓我對中國人產生了好感。
後來,我在校園里找到了一份工作,這讓我能節省更多時間學習。
2017年,上本科時,我在網上認識了一個中國男孩。他比我大5歲,來自青島,在附近的城市讀博士。
這并不是我第一次和中國人打交道,在高中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很可愛的中國女孩。出于好奇心,我經常向她打聽中國的事情,她說的中國也讓我很向往。
認識了這個中國男孩后,他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中國的大門,即神秘又讓人心里蠢蠢欲動。
和他在網上聊了一段時間,2018年,我們奔現了。當時,他來到了阿巴馬州與我相見。
(來自中國家人的賀禮)
第一次見面,有些陌生,但更多的是熟悉感。兩個人聊了很多,彼此的愛慕寫在了眼里。
愛情,讓我每一天都沉浸在幸福快樂中,我也想把這份喜悅分享給我的家人。于是,我把這個中國男孩帶到了父母面前。
初次見面,男友帶來了自己做的中國菜,我父母特別喜歡。但是,我知道他們更多的是好奇,對中國的好奇,對中國人的好奇,出于禮貌,他們沒好意思多問。
男友是一個非常健談、開朗的男孩,我們確認戀愛關系后,談了很多關于家庭和婚姻的話題。對于婚姻、家庭,我們的觀點不謀而合,也確定了對方就是自己今生要找的人。
2018年底,他給了我一個驚喜,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向我求婚了。
那天,我們在密西西比州的一家餐廳吃飯,周圍一片漆黑,我們幾乎看不到對方,突然,他跪下向我求婚。那一刻,幸福包圍著我,真的是太驚喜了。可他覺得這次求婚并不完美。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求婚。他帶我到緬因州的一座山上,打算在日出時再次向我求婚。
(中國美食)
可天公不作美,那天根本沒有太陽。不過,天空中云霧繚繞,別有一番風味,當他把鉆石戒指戴在我的手上時,我成了最幸福的女孩。
2019年,未來的婆婆公公來到了美國。
第一次見面,婆婆就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還送給我了一件旗袍和一條項鏈。 讓我意外的是,婆婆的英語說得非常好,我們交流毫無障礙,她一直鼓勵我繼續努力學習。
趁著這次機會,我們在黃石公園里安排了一次家庭聚會,邀請雙方父母一起參加。
當時我非常緊張,我爸媽也很激動,言語交流上的阻礙讓他們有點害羞,看著倒是很有趣。不過,父母們相處得很愉快,這讓我整個心都放松下來了。
也是在2019年,我第一次來到心心念念的中國,這也是我第一次出國。
來中國之前,我以為會看到很多中國特色的古建筑,或者會看到很多人在街上賣東西,就像我在書上看到的那樣。
(每次見面婆婆都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來到青島后,我才發現美國對于中國的描述有很多誤導。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地方,要自己親身體驗才更真實。
我參觀了青島的啤酒博物館,讓我更好的了解青島源遠流長的歷史,也讓我喜歡上了青島這個海濱城市。
我喜歡在海邊漫步,這讓我想起我的家鄉,也是一個海濱城市,那里與青島一樣有著豐富的海鮮。
但青島讓我更有安全感,這里的一切都讓人很舒服,出行時可以乘坐火車、公共汽車或出租車,即方便快捷又干凈衛生。
美國公共交通不但價格貴,捷運也很臟。我害怕晚上出門乘坐捷運,甚至白天有時候也會怕,寧愿多走20分鐘到車站,也不愿意一個人走地下通道。
在青島,我從不擔心晚上一個人出門。記得有一天晚上,老公要出門買點東西,起初我很害怕他一個人出門,後來我才想起我們是在青島。
(我的中國家人)
剛來的時候,我中文并不好。在美國的時候,我上過中文課,那時老師告訴我,要用「小姐」或「先生」稱呼別人。
但到了中國后,我發現并沒有人這樣稱呼我。為此我困惑了很久, 一直想不明白,大家為什麼不稱呼「小姐」「先生」,反而很多人叫我「美女」。後來我才明白,在中國,每個女孩都被稱為「美女」。
這里人也很熱情,當我去買食物和飲料時,他們會不厭其煩地,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與我交流,這反而讓我更加努力地想學好中文。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青島,也去上海玩了幾天。上海的夜晚很熱鬧,讓我想起了紐約,想起了一首歌「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
除了到處旅游看風景,我還感受到了溫暖。中國家人對我的到來準備了很多,他們每天都想讓我吃點不一樣的新東西。我們一起拍照,一起玩樂,相處得很愉快。
(在紐約的公園漫步)
其中婆婆是最開心的,她每天都為我做飯,還帶我逛街購物。我們成為了最親密的人,我可以和她說很多心里話、悄悄話。
然而,相聚總是短暫的,離別總是格外讓人不舍。但我們又不得不分開,因為要繼續學習。
回到美國后,我們把結婚也提上了日程,原定于2020年回中國籌辦婚禮,可是疫情爆發,計劃泡湯了。
2020年是非常可怕的一年,疫情籠罩著,讓人心生害怕,害怕再也見不到彼此。我們和中國的家人保持每天都視訊,讓他們不必過于擔心我們的安全。當不得不外出時,我總是祈求我們都能平安回來。
日子在忙碌又充實的一天天過著,2021年我已經在讀研究生了。夏天的一天,我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了關于中國刺繡的圖片,一下子被迷住了。
後來,我找了一些視訊,自己跟著學習刺繡。因為喜歡畫畫,所以我嘗試著用自己的畫來繡。到現在,我已經繡了三幅作品,雖然沒有在網上或博物館里看到的那麼神奇,但也挺活潑可愛的。
(萬圣節派對)
太長時間沒有回中國了,我們都很想念中國的家人,老公也常說他媽媽在他生日時,總是會給他做一碗長壽面。我知道他想家了,想念自己的親人了。
于是,我偷偷地學習做長壽面,希望在他生日的時候想給他一個驚喜,能夠減少他的思鄉之苦。不過,長壽面真的不好做,我做了好多次,都失敗了。
2022年,老公生日那天,我故意讓他認為我沒有準備任何東西,看得出來他很不高興,但我還是不能泄露秘密。
當我端出長壽面時,老公非常驚訝,眼睛里閃著幸福的淚花,一股腦吃完了長壽面面。今年,我會把長壽面做得更好,這次我會與婆婆一起做,把我們的愛通過長壽面傳遞給老公。
與中國闊別5年后,2023年我們又回到了中國家人的身邊,他們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原定在2020年舉辦的婚禮,由于疫情很遺憾的不能如期舉行。這次回來,家人們給我們補辦了一個很有特色的中國婚禮,讓我終生難忘。雖然他們說時間太匆促,只是簡單的準備一下,但對我來說這已經很完美了。
(密西西比州秋季節)
穿上紅艷艷的中國龍鳳褂,戴著古色古香的中國首飾,與他喝一杯甜滋滋的合巹酒,吃一口團團圓圓的餃子……從此,我的名字加上了他的姓氏——武。
如今,我老公博士已經畢業,成了一名科學家。他做的是化學方面的研究,也許是工作的原故,做任何事都比較嚴謹,而且很有邏輯性。如果他對某件事情感到好奇,會在網上研究幾個小時。
他總說自己不善交際,但每次朋友聚會,總比我更懂得社交。他還是一個出色的廚師,會做很多中國菜,我爸媽也特別喜歡。
在認識他之前,我不怎麼吃茄子,自從吃了他做的紅燒茄子之后,我就一直都想吃。還有紅燒魚、回鍋肉、鹵豬耳朵……太多太多了,只要我想吃,他都會給我做。
我也喜歡和他一起做美食,現在我也會包餃子、做肉包子。婆婆公公也會教我做一些中國菜,我總是怕自己做得不好吃,練習很多次才敢端出來,讓他們品嘗。
(在新澤西州徒步旅行)
我們現在在美國,碩士畢業后,我會從事中英文相關的兒童教育工作。教育與語言都很重要,希望我能說出流利的中國話,這樣更有利于工作。
但比起口頭交流,我更喜歡閱讀中國的文字,漢字的歷史讓我很著迷,我甚至買了兒童啟蒙讀物來練習閱讀。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就是毫無障礙地閱讀中文小說。
將來,我期待自己能在中國工作一段時間,體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我想那樣的生活一定會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