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億美元訂單被取消,美企廠商發出靈魂拷問:芯片還能賣給誰?
半導體技術起源于美國,大量的基礎技術及核心專利,都掌握在美企的手上,搭建出了龐大的含美技術體系,全球供應鏈對其形成了高度的依賴,美企廠商也實現了數十年的「躺賺」。
但為了更輕松的去賺錢,美國選擇了將重資產的制造產業轉移,而亞洲自然就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誕生了台積電、三星等等一眾巨頭,美國以為掌控了核心技術就能控制整條供應鏈,如今看來這種想法天真了。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成長,提速了美國為當初錯誤決定買單的時間,華為5nm芯片的全球首發,讓整個美國半導體跟著緊張起來,后續只能使用「骯臟」的手段進行限制,但這卻激起了中企自主研發的執念。
在高端芯片層面,美國芯片是非常受歡迎的,之前可以說完全壟斷了中國市場,但美國為了實現所謂的「科技霸權」,限制了美企廠商的自由出貨,直接造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
徹底拋棄對西方國家的幻想后,中國提速了中低端芯片領域的自給率,僅僅今年上半年中企就取消了超470億美元的訂單,美企巨頭無奈發出靈魂拷問:「我們的芯片還能賣給誰?」
中國是全球制造業中心,根據以往的數據統計,累積消耗了全球70%的進口芯片,但拜登團隊卻不以為然,以為限制了高端產品的出貨,就能讓中國產業停滯不前,但卻忽略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既然不愿意出貨,那就全速去實現產業自主化。
而芯片是科技發展的「大腦」,自然就成為了首要攻克的領域,根據調研數據顯示,成熟工藝芯片至少能夠滿足國內85%以上的需求,目前中國科技發展的核心在于物聯網、智能汽車、5G等等領域,需求也被集中在了中低端芯片范疇。
但如今中國也開始全面去布局AI產業,在這方面美國是具備有很大優勢的,已經給了英偉達、高通、英特爾這三大巨頭機會,但面對著龐大的市場需求,受限于芯片規則的影響,它們根本就抓不住。
高端芯片無法出貨,中低端芯片我們又不需要,這也造成了美企廠商大量的芯片庫存,面臨多輪的降價也難以傾銷,顯然在全球范圍內很難找到能夠替代中國的市場,目前美企已經多次「逼宮」拜登團隊要求放開限制,但能夠起到的效果卻微乎其微。
根據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在集成電路進口額上同比下滑了22.4%,僅剩下1626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再度減去了470億美元,顯然如果持續下去的話,將會面臨什麼已經顯而易見了。
在無法自由出貨中國市場后,美企在規則范圍內展開了一系列補救措施,英偉達、英特爾、AMD相繼官宣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專供」芯片,以控制住企業銷售額、利潤的持續下滑。
高通曾高出警告:「如果不恢復對于5G的授權,9-12月將無法從華為獲得任何實質性的營收。」在華為的高端芯片回歸后,高通此前許下的「愿望」也徹底的實現了。
看著事態朝不可控的方向發展,美國巨頭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直接對著布林肯發出了靈魂拷問:我們的芯片還有誰要?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很好的體現了目前美企的囧境,高通公布的第三財季報告顯示,營收、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23%、52%,營收僅剩下84.51億美元,凈利潤也下滑至18.03億美元,這儼然沒有了當初全球最大芯片廠商的派頭。
華為回歸的高端芯片,基本上被確認為了7nm工藝,且完全源自自主化,但是否意味著生產制造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了,還要等待最終官方正式消息。
在美國啟動對中國的全面限制后,很多國家都害怕重蹈覆轍,都開始提速技術的「去美化」,特別是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蠢蠢欲動,制定了430億歐元的芯片補貼計劃,意在2030年之前實現高端芯片全球占比份額達到10%-20%。
而美國推動的本土芯片產業重塑計劃,基本上算是沒有結果了,已經有很多的國家表態愿意和中國合作,未來在半導體行業內的影響力,中國是有很大機會實現對于美國的趕超的,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