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麒麟9000s芯片商用兩個多月,台積電卻成了最大輸家,這不是危言聳聽。
華為能夠自研各種芯片,這些芯片都是交給台積電代工制造,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2020年前9個月就貢獻了超389億元的營收,增速還比蘋果快。
台積電如果正常向華為出貨,華為貢獻的營收很快就會超越蘋果,成為台積電第一大客戶。
結果台積電卻暫停出貨,并宣布建設非美技術的芯片生產線,不是目前考慮的方向,還稱失去華為訂單,台積電不會受到影響。
結果台積電突然就開始產能過剩,尤其是7nm工藝;
隨后台積電營收就開始下滑,已經連續持續多個月,目前仍沒有看到回升的希望,今年上半年就同比下滑了3.5%。
台積電還削減了資本開支,預計今年資本開支在280億到300億美元之間,比2022年360億美元少了很多,台積電市值更是大跌。
台積電不再向華為出貨后,華為就聯合國內產業鏈,實現了先進的麒麟9000s芯片在國內制造,并將用在華為Mate60Pro等多款旗艦手機上。
僅華為Mate60Pro手機,六周就實現了超160萬台的銷量,消息稱,華為Mate60Pro的銷量將會超過2000萬台,預計今年手機銷量超1億台。
但華為手機采用的麒麟9000s芯片都將會在國內生產制造,不會再交給台積電了。
徐直軍更是公開表示,華為芯片自給率達到了70%,并呼吁國內廠商更多地采用國產芯片等產品, 加速推動國內產業鏈的發展。
也就是說,華為未來所有的芯片,都將會在國內制造,對于台積電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關鍵是,麒麟芯片回歸,華為Mate60Pro等手機銷量,直接影響了蘋果iPhone的銷量,iPhone 15系列的銷量已經不及預期。
iPhone 銷量下滑,直接影響了A系列芯片的訂單,這些芯片都是台積電代工制造的,所以台積電不得不再次宣布晶圓漲價,漲幅約6%。
華為麒麟9000s芯片是誰代工的,外界都知道一二,但由于采用國產技術和設備等,自然也沒有辦法。
中芯國際已經發布消息,在已經量產的芯片中,敢于同國際大廠相比較,晶圓擴產工作基本完成,預計年底實現月產各類芯片超1億顆。
數據顯示,國內廠商持續減少進口芯片數量,今年前三個季度就減少約600億顆,中芯國際75%的芯片訂單都來自國內廠商。
如今,麒麟9000s芯片又實現了在國內制造,ASML又堅持向國內出貨2000i等型號的光刻機,在多重曝光工藝下,可將芯片制程縮小至5nm。
中芯國際三年前就完成了7nm研發任務,并展開5nm研發。消息稱,國內不久將會實現非美7nm全流程。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芯片都將在國內制造,更先進的芯片,國內也能夠實現的,否則,台積電不會加速向國內出貨7nm等芯片,張忠謀也不會突然支持美對中發動芯片戰。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