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蘋果已經公布了iPhone15系列手機的發布時間,在9月13日召開發布會。不過在此之前蘋果傳來不少壞消息,比如網傳中國移動停售iPhone15合約機,但很快這則消息就被中國移動辟謠了。
可事情并沒有結束,蘋果市值蒸發超7700億元,發生了什麼?再加上華為Mate60系列開售,蘋果著急嗎?
每年的9月份是蘋果秋季發布會的時間,也是新款iPhone發布的時候,一般蘋果iPhone旗艦新機發布的前后都會有各種熱搜登上網絡平台。不是關于新機的爆料,就是蘋果將要發布哪些產品。
今年蘋果登上的熱搜恐怕不是蘋果希望看見的。比如有一則網傳消息表示,「中國移動停止銷售蘋果新款手機,中國已開始全面反擊。」
消息中還表示中國移動規定手機廠商必須安裝中國移動的獨家APP,這對蘋果來說是一個難題,所以蘋果對這個規定不滿,雙方就此鬧掰了。
中國移動與蘋果的合作是件大事,如果雙方真的分道揚鑣,對兩大品牌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中國移動會失去蘋果iPhone手機帶來的熱度,蘋果也會失去一大銷售渠道。這則消息在網上傳得越演越烈,終于中國移動下場辟謠了。
中國移動稱網傳消息屬于假消息,對于蘋果即將發售的iPhone15,中國移動也會繼續合作銷售。
其實這類的網傳消息之所以能流傳起來,是因為趕上了Mate60Pro手機開售,了解這款手機的人都知道其中搭載的是華為麒麟芯片,這代表中國科技的一大進步。
于是有心之人抓住這一點開始造謠了,以「中國全面反擊」「國家隊出手了」這類話題進行大肆討論,獲得流量和關注。所以面對這類網傳消息時,還需擦亮眼睛,以官方消息為準。中國移動停售iPhone15是假,但蘋果市值蒸發千億美元卻是真的。
蘋果市值屢創新高,這幾年接連創下突破2萬億美元,3萬億美元的人類歷史紀錄。不過蘋果的體量再大,也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一旦有風吹草動,蘋果的市值也會發生變化。
9月7日,蘋果市值蒸發了106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700億元。蘋果發生了什麼?或許和人工智能浪潮以及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有關系。
人工智能浪潮正在改變全球科技行業的格局,蘋果在這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雖然蘋果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投資和布局,但是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蘋果在這方面的表現并不足夠出色。
英偉達、英特爾、AMD等美國芯片巨頭都在加緊人工智能布局,從芯片層面為客戶提供強大的算力基礎,幫助他們訓練大模型,然后打造各自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
未來的科技行業會著重于人工智能,蘋果作為傳統的科技廠商,想要趕上人工智能浪潮還需繼續努力。資本市場看到了這一點,便也隨風而動了。
那麼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又是怎麼回事?該法案是歐盟專門為蘋果、微軟、谷歌等互聯網科技巨頭推出的,旨在維護歐洲市場的穩定秩序,不允許美企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對手,不能未經用戶允許就隨意推廣廣告和安裝軟件等等。
如果違反了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規定,最高會被歐盟罰款10%的年營業額。賺得越多罰得越多,蘋果年營收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要是真被罰款,怕是不好受了。
歐盟已經將蘋果等美企列入首批受監管的服務清單,也就是說,蘋果已經被盯上了。往后市場的經營行為必須更加規范。
中國移動停售iPhone15是個謠言,可蘋果遭受的市場變局卻不是,人工智能的浪潮沖擊也好,歐盟的監管也罷,蘋果依然是那個蘋果,只要遵守市場規則,緊跟時代發展,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麻煩。
唯獨一點,華為手機業務回來了,恐怕會讓蘋果感到著急。
iPhone手機銷售是蘋果最賺錢的業務,每年為蘋果貢獻上千億美元的營收,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只要iPhone旗艦新機開售,立馬就會引起黃牛的哄搶,普通消費者也會守候在官方等待開售,而線下門店更是排起長長的隊伍。
華為手機業務沉寂多年,幾乎不會給iPhone造成什麼威脅,不過今年就不一樣了。華為Mate60 Pro手機在8月底開售,9月8日這一天Mate60 Pro+和MateX5折疊屏手機雙雙上架銷售。
華為手機業務正在回歸,以王者歸來的姿態重新占據高端市場份額,蘋果或許已經著急了。放在以前,華為旗艦和蘋果旗艦都是同期開售的,消費者在兩大品牌之間二選一,沒什麼好糾結。
但華為的做法讓蘋果猝不及防,手機不開發布會就拿來賣,很多消費者已經在iPhone15開售前搶購華為新旗艦,一時半會是不會買新手機了。今年iPhone15能交出怎樣的成績單,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