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指尖,最近打游戲發現了一個怪象,很多人玩一個英雄,會本能的把這個職業聯系到一起,而不是根據英雄自身的特色去玩,就像我之前玩射手,碰到了個墨子,開局人家跑去跟中路,跟打野,就是不來你這里,結果自己被對面連體打爆。
墨子,我認為這賽季非常厲害的輔助英雄,記得賽季初期我還跟大家分享過,有他在,對線優勢基本上都能握在手里,但問題在于很多人不知道拿墨子就必須打連體,必須打線上優勢才行。
中路墨子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能見到呢?我覺得這個賽季遇到的墨子,好像就一兩次是走中路,基本上都是默認成了輔助,是因為清兵效率本身就低,加上中路兵線速度放緩,讓他難以支援,最重要的還是沒有線權。
另外,墨子這種長手+控制的技能機制,給的傷害數值太低了,因此吃經濟像法核一樣發育收益會很低。
但打輔助不同,可以靠著前期較高的基礎傷害大消耗,配合隊友快速發育,從而打出前期的壓制效果,這就是為什麼墨子逐漸走到輔助位的一個原因。
其實墨子的存在和蔡文姬差不多,一個是守在身邊隨時給控制給奶,一個是利用長手優勢幫忙建立線權,射手被切用大招拆火,不同的點在于墨子的血量成長極高,高到連戰士都比不了,技能后的護盾和位移,讓他沒那麼容易被殺。
因此,墨子直接和射手連體,線上出節奏,之后可以輻射到野區,前期射手沒有法抗,墨子基礎傷害高,吃兩炮基本上就沒有戰斗力,只能縮塔了。
而中期開始和射手一起游走,充當一個擁有遠程控制的貼身保鏢,一般來說,刺客想要單獨切射手,有墨子保護幾乎都難以成功,墨子拆火能力還是很強的。
最初墨子出現是和百里守約搭配,定一個打一槍,穩定消耗,不過現在百里守約已經沒有了當年那種壓制力,因此我其實不太建議配合,但對手如果是守約,墨子倒是不錯的拆火英雄。
墨子打輔助,其實玩的就是線上壓制,通過前期消耗敵方血量而降低其發育速度,自己這邊的射手可以穩定發育,從而達到一個此消彼長的作用。
因此,線上型的射手搭配墨子非常好用,像成吉思汗、馬可波羅這種,清了兵就自己出去找節奏吃錢的,帶墨子頂多緩解來自對面的 壓力,搭配狄仁杰蒙犽這種主打線上的,收益要更高。
而對面的射手,我覺得除了公孫離之外都還算好打,因此不用太糾結。
總結一下:建議打線上的射手搭配墨子,壓制對手后還可能提前拆塔,所以狄仁杰、李元芳、戈婭、孫尚香、公孫離這種都很好用,理論來講配呆射壓制力也非常強,但就怕團戰時沒人保,如果真的是呆射配墨子,最好對抗路是個坦克,這樣才不至于到后期打團一沖就散。
圣杯純粹的功能裝備,對于墨子這種耗藍大戶肯定是好用,但走輔助流墨子可以考慮放棄,冷卻可能稍微成型慢一點,但藍耗絕對不愁。
我的方法就是秘法之靴搭配極影星泉,不頻頻用1技能趕路,不會因為藍空掉而回城的。
如果不需要夢魘之牙,那就直接出旭日初光搭配凝冰之息,空出來的格子出痛苦面具,這樣裝備湊全后有35%CD,夠用。
以上就是我對墨子輔助的一些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