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早就全面進入汽車領域,自研了智能聯網汽車所需要的核心元器件。
例如,華為自研了自動駕駛芯片、車機芯片、自動駕駛技術、三電以及激光雷達等,這些技術都已經做到了行業領先。
其中,華為推出了行業首款192中長距激光雷達,華為自研電機轉速超過25000rpm,均是全球領先。
自動駕駛方面,華為也做到了遙遙領先,號稱全國都能開、越開越好開的NCA功能,已經開始向問界M5等車主推送。
華為Mate60Pro上市后,ASML稱華為自研芯片半導體產業鏈,是破壞全球產業鏈的行為。
黃仁勛稱,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內,華為是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華為可以提供完整的汽車方案,包含芯片、激光雷達等軟硬件,并且已經做到了領先,結果小米理想等多家企業,仍宣布采用英偉達的智能駕駛平台。
在美多次修改規則的情況下,小米理想等仍采用英偉達芯片等,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英偉達在AI、自動駕駛芯片方面確實領先,在2015年就推出了自動駕駛芯片等,特斯拉首款車型就是采用了英偉達的芯片。
人工智能興起后,英偉達高端芯片直接賣爆,全球都在掃貨英偉達的芯片,就因為其有強大的算力。
英偉達的強項是GPU,自動駕駛技術需要對大量路面圖像進行分析,為了保證算力,甚至部分車企都采用兩款英偉達芯片。
由此可見,自動駕駛難度之高,廠商在芯片選擇方面自然很慎重。華為也很先進,黃仁勛也承認了,但還沒有到超越的地步。
認清現實很重要,徐直軍都喊話,呼吁國內廠商更多采用國產芯片等產品,加速產業鏈發展,其實暗示了國內芯片還有不足,但超越英偉達等巨頭,需要國內廠商的支持。
其次,既然選手又當裁判,廠商不喜歡這樣的供應商。
微軟推出Surfac系列時,大量PC廠商反對,但沒得選擇。華為也面臨這樣的情況,但汽車廠商卻有很多選擇。
華為車機芯片、自動駕駛芯片和技術領先,但華為也算是下場造車, 問界系列、智界系列,余承東透露還有兩個界。
智能駕駛輔助技術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賣點,如果小米理想等采用華為的技術,無疑是給華為做嫁衣。
一旦競爭壓力增加,能否穩定供貨,是否會下放最新的技術,這都成了疑問。要知道,超視距代客泊車技術,華為先給了智界S7,而不是問界M7。
這也是鴻蒙系統,至今都沒有國內主流手機廠商使用的原因。
相對而言,采用英偉達智能駕駛平台,更為合理,不存在競爭壓力,小米理想等不造芯片,基本也不會面臨斷供風險。
更何況,廠商都是自研自動駕駛技術,只是采用了英偉達的芯片,核心軟件仍在自己手中。
最后,華為Mate60Pro上市后,華為才算是解決了芯片問題,實現了麒麟9000s芯片在國內制造,但麒麟9000s芯片的詳細參數,華為等一直都沒有公布。
再加上,華為Mate60Pro等機型仍沒有放開銷售,這可能意味著芯片產能還沒有完全解決。
即便是國內廠商想采用華為的芯片等,華為是否對外銷售,能否穩定供貨等,這些都有變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廠商自然更傾向能夠穩定供貨,且技術更先進的英偉達。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