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華為在Mate50發布時,擁有了衛星通信技術,而這個功能被余承東稱之為「向上捅破天」。
而從Mate50到Mate60,這個「捅破天」的技術,也進一步進化,之前還只是北斗的短報文,但如今已經是直接衛星通話了。
當然,目前與華為PK的,只有蘋果,蘋果從iPhone14開始,也支持衛星通信,不過在中國大陸沒法用,蘋果的衛星技術,在國內沒有合作伙伴。
而高通當初也想在衛星通信技術上,摻一腳的,想直接在芯片中,集成基于 衛星的雙向消息通信解決方案,然后讓所有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衛星通信成為標配。
高通選擇的是 老牌衛星公司銥星(Iridium),將驍龍5G調制解調器及RF射頻系統和銥星的衛星星座系統結合,讓安卓手機直聯衛星。
不過,近日高通正式終止了與 銥星的合作,不再推進了。
為什麼高通突然中止這個項目呢?原因在于3GPP正在推動衛星通信的 5G NTN(非地面網絡)標準,到時候所有的手機廠商,在使用5G技術時,都可以直接接入衛星網絡,就像使用5G網絡一樣成為一種標準能力。
這個5G NTN 復用龐大的蜂窩網絡產業生態資源,加上運營商的介入,這個標準相對于其他衛星通信標準,能夠顯著降低成本并快速實現普及。
而不管是高通之前的與 銥星的合作方案,還是蘋果的衛星通信方案,或者華為目前使用的衛星通信方案,都不是標準化的方案,是一種專用方案。
高通的想法,當然是和3GPP一起,努力推動 5G NTN技術演進,成為一套成熟的5G衛星通信方案,讓所有手機廠商,都能夠直接使用,而不是自己和銥星合作,搞出一個非標準化的東西出來。
高通如果能夠占據先機,在標準初期落地時就參與進來,說不定可以占據更有利位置,比如申請更多的專利,這樣就可以坐著收錢。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高通、華為、蘋果等廠商,都會參與到3GPP的這個標準推進中來,畢竟一旦標準落地了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自然也會更傾向于基于標準的解決方案來實現手機直連衛星通信,而不是采用專用方案。
作為標準制定者,肯定會得到更多的利益,比如專利費等,就看接下來,誰會在這個「捅破天」的標準之爭中,勝出,占據有利位置了。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