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的天氣冷到可以凍面條
西伯利亞,對于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概念,只知道是一個很「北方」、很寒冷的地區,但這片鮮為人知的土地,卻 大得讓人驚掉下巴。
紅色部分為俄羅斯歐洲地區,黃色部分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它們以烏拉爾山脈為界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如果去掉西伯利亞,俄羅斯的面積將從驚人的 1710萬平方公里下降為 426萬平方公里,從世界第1掉到世界第7。西伯利亞的總面積高達 1284萬平方公里,有著數不盡的礦產、淡水與森林資源, 然而人口卻只有4000萬左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之一。
西伯利亞地區開采出的鉆石,西伯利亞地區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鉆石礦坑,總儲量估計為1億5千多萬克拉
總結起來一句話 ,地是真的大,人是真的少。
西伯利亞有兩個特征最為突出, 一個是大,一個是冷。西伯利亞夏季平均氣溫只有10°上下,而冬季平均氣溫則只有零下30°,世界上氣溫最低的人口聚集區就在西伯利亞,就是俄羅斯小鎮 奧伊米亞康,曾經出現過極端的零下71.2°,被稱為「世界寒極」。
奧伊米亞康,世界范圍內氣溫最低的人類聚集區
西伯利亞在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內都是銀裝素裹的樣子,所有的動物都長著厚實的毛發,比如西伯利亞森林貓、哈士奇犬等。
西伯利亞森林貓,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貓種類之一
當然,西伯利亞也并不是一無是處,那里有世界上已知的所有資源,有約占全世界20%淡水資源的貝加爾湖,還有大約可以供俄羅斯使用120多年的天然氣和石油、約占俄羅斯70%的煤炭資源。因此,雖然西伯利亞人口稀少,但是俄羅斯人說: 「俄羅斯的富饒,取決于西伯利亞」。
一名西伯利亞地區的俄羅斯模特
事實上,西伯利亞并不是俄羅斯自古以來就有的領土,西伯利亞的原住民也并非是金發碧眼的俄羅斯人,而是屬于黑發黃膚的北亞人, 目前人口數量只有約600萬左右,因此西伯利亞雖然不是俄羅斯人的祖地,但是俄羅斯族人口約占西伯利亞總人口的80%以上。
西伯利亞楚科奇部落的一個女性
西伯利亞是俄語 「寧靜之地」的意思,事實上,西伯利亞就是北亞地區,泛指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白令海峽,北抵北冰洋,南鄰中哈蒙三國邊界在內的廣闊地區, 總面積高達1284萬平方公里,比世界第二大國家加拿大(988萬平方公里)和世界第三大的中國(960萬平方公里)還多出不少。 但就是這樣一塊比整個中國都大的地區,卻只屬于俄羅斯一個國家。
亞洲概況
西伯利亞當然不是天上掉給俄羅斯的,俄羅斯為了征服這 128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足足花了接近300年,可以說是 「賭上國運」的豪賭。
俄羅斯遠東擴張計劃
在狹義上,西伯利亞特指 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區;在廣義上,則指整個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即 俄羅斯遠東,這是一塊歷史極其復雜的地區,中蒙俄三國都曾涉足,但最后花落了俄羅斯手里。
俄羅斯行政大區示意圖。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和遠東聯邦區合起來就是地理意義上的西伯利亞
中國古代對西伯利亞早有記錄,將其稱為 「苦寒之地」,莊子《逍遙游》中的浩渺無邊的「北冥」可能就是 貝加爾湖。然而,中國作為一個以農業立身的文明,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對氣候寒冷、土地貧瘠的西伯利亞不感興趣, 因此,中國從未真正深入西伯利亞。
貝加爾湖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約3.15萬平方公里,深度約1680公里,足夠全球人口飲用40年
在蒙古語中,西伯利亞被稱為「 泥巴地」,由于自然條件惡劣,就算是游牧民族也很難在西伯利亞定居,因此西伯利亞長久以來都被當作「 流放犯人的監獄」使用,特別是在二戰時期,一共有超過 300萬德國戰俘和60萬日本戰俘被蘇軍送至西伯利亞關押。
向蘇軍繳械的日本關東軍
目前史學界認為,最早在西伯利亞建立起「政權」的民族是 匈奴人,事實上,匈奴并不是一個單一民族,而是蒙古草原上許多民族的合稱,一般認為是蒙古人的祖先,發源于 內蒙古陰山地區。匈奴汗國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歸順漢朝,而北匈奴則統治西伯利亞南部地區。
北匈奴和鮮卑人的活動地最北到達了西伯利亞南部,南匈奴則歸順了中原王朝
《漢書》記載 蘇武牧羊北海十九年,這個「北海」是不是貝加爾湖并沒有確切證據,但是絕對是西伯利亞南部的湖泊,這表明匈奴人確實有效地控制了西伯利亞南部地區。有很多國人認為憑借蘇武牧羊北海就可以說明貝加爾湖是中國領土, 這顯然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看法,首先,北海并不一定是貝加爾湖;其次北匈奴從未臣服中原王朝,何談領土?
蘇武是漢武帝時期的使節,出使匈奴和談時被扣留,歷十九年而還于漢
匈奴人之后,鮮卑人、突厥人、蒙古人、韃靼人、女真人等等的北亞游牧民族都曾經在西伯利亞生活,然而雖然這些游牧民族自由來去西伯利亞, 但是他們都從未建立起有效的統治,而是選擇南下侵略中原王朝。
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的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廣泛分布于北極圈內外,屬于蒙古人種北極屬
再往北,進入北極圈,那里也生活著一批原住民,也就是俗稱 「愛斯基摩人」的因紐特人,他們是蒙古人種的北極屬民族,著名的哈士奇也就是 「愛斯基摩犬」,是由愛斯基摩人最早馴養的雪橇犬類, 這個民族是天生的獵手和雪橇大師。
哈士奇,雪橇三犬之一,因為性格太歡脫,而被稱為二哈
在近代俄國人涉足之前,西伯利亞一直是地圖外的空白地帶。在俄羅斯之前,對西伯利亞有重要影響力的只有蒙古和中國。事實上,中國本來有許多機會將西伯利亞收入囊中,或者和俄羅斯平分西伯利亞,但是中國歷朝歷代都并沒有抓住歷史機遇。
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是蒙古帝國的建立者,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時也是蒙古族的信仰之一
漢、唐、明三個漢人王朝都曾涉足西伯利亞,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元朝和清朝時期,西伯利亞也曾經進入中國的視角。中原王朝第一次進入西伯利亞是漢武帝時期,但是最北僅到達貝爾加湖,漢軍認為「 匈奴之地不足惜」,沒有選擇吞并。
貝加爾湖距離莫斯科、北京和西安的距離
唐代,因為突厥人的歸附,唐王朝在西伯利亞南部建立了安北都護府,成為了第一個在西伯利亞建立起統治的中原王朝。但是唐朝只是理論上統治,真正建立起政權的是元朝的蒙古人,但是有效統治的地區仍然很少。
郭守敬,漢族,河北邢台人。元代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水利工程學家,主持了多項測繪、天文勘察、水利事務
但是元朝做到了一大貢獻,那就是第一次繪制了西伯利亞地區的地圖。元朝漢人官員郭守敬成功測繪了嶺北行省地區的地圖,并且發現了北冰洋 ,最后用兩個巨大無比的嶺北行省和遼陽行省概括了西伯利亞,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傳98年,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而 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版圖最大的國家之一,有效統治了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事實上,蒙古人曾經從西伯利亞向西進入歐洲,統治了整個東歐地區, 俄羅斯就是從蒙古四大汗國的金賬汗國中脫離出來的。
蒙古四大汗國
元代之后的中國王朝只有明清兩朝,都無法有效統治西伯利亞,最后只能統治氣候相對較好的南部和沿海地區,也就是外東北地區。 從歷史看,西伯利亞真正的開發者是俄羅斯人。
俄羅斯人有冬泳的習慣,特別是在西伯利亞,常常舉辦冬泳節
1480年,蒙古帝國走向滅亡,俄羅斯人建立的 莫斯科大公國滅亡金賬汗國,其分裂為 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俄羅斯這個民族,在骨子里對領土,也就是生存空間具有極其強烈的渴望,如他們自己所說: 「俄羅斯很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俄羅斯帝國擴張示意圖。紫色部分為最開始的莫斯科公國疆域,西伯利亞地區是在16到17世紀被俄國納入版
16世紀的俄羅斯處于很尷尬的處境,西邊是歐陸強國波立聯邦,而南部是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北邊則是瑞典帝國,盡管當時的俄羅斯已經是歐洲最大的國家,但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和土地, 俄羅斯人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東邊,那是一片「無主之地」。
進入工業革命時代之后,俄羅斯人擁有了擊潰游牧民族的能力, 面對強弩之末的蒙古人,業已覺醒的俄羅斯民族開始蠢蠢欲動,「向東看」成為唯一的目標。當時西伯利亞最大的國家是韃靼人建立的西伯利亞汗國,對于崛起的俄羅斯帝國而言,簡直是不堪一擊。
俄羅斯的國徽雙頭鷹,象征著俄羅斯人的對領土的渴望
東進對于俄國人而言,不止意味著擴張土地,也意味著財富,當時的歐洲對皮草的需求極大,而西伯利亞就有大量的野生動物。16世紀后半期,俄國遠征軍和殖民者以戰爭、談判和收買等多種手段滅亡了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在內的一系列韃靼人政權。
聶尼茨人
在徹底占領了烏拉爾山西側的地區之后,俄羅斯人越過烏拉爾山,進入了西伯利亞。1582年,俄國哥薩克騎兵部隊成為最先打頭陣的部隊,他們勇猛無比,很快就抵達了鄂畢河畔,此后,俄國人開始順鄂畢河南北兩路占領西伯利亞,很快又占領了葉尼塞河、勒拿河地區。
西伯利亞三條主要河流
西伯利亞是一片巨大的「不設防區」,蒙古人和韃靼人都無法有效統治這里,哥薩克人(東歐草原的游牧民族,主要是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一往無前,沿著河流山川,進入森林沼澤,翻越一條又一條的山脈,一片又一片的湖泊,俄羅斯的皮草商人、殖民者和無地農民緊隨其后, 據稱800哥薩克騎兵就滅亡了西伯利亞汗國。
克里米亞韃靼人,韃靼人是突厥民族的后裔,分為白種韃靼人和黃種韃靼人
俄羅斯帝國采取的殖民策略不是英國式的「財富掠奪」,而是希望 西伯利亞永遠成為俄羅斯的土地,要把西伯利亞徹底「俄國化」。 移民屯田是最好的辦法,17世紀,陸陸續續有超過100萬俄羅斯人移民西伯利亞開荒,他們大多是囚犯、獵戶和貧窮的農民,沙皇給予他們「免費占領土地」的政策。
17世紀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獵人的繪畫,當時有大量的俄羅斯皮草獵人進入西伯利亞地區扎根
烏拉爾山東側的西西伯利亞平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當時的西伯利亞面對著兩個帝國的碰撞, 俄羅斯帝國和大清帝國勢必有一場戰爭。俄羅斯人從西邊來,清軍從南邊來,兩個雄心勃勃的帝國在西伯利亞碰面了,當時的俄國被我們稱為 「羅剎國」,因為俄羅斯人體白高大,形似「羅剎鬼」。
17世紀雅克薩城的畫作
1689年,中俄雅克薩之戰結束,《尼布楚條約》簽訂,俄羅斯和清帝國握手言和,楚河漢界互不相犯。但是清政府對西伯利亞沒有領土要求,只設置了防衛邊疆的黑龍江將軍和吉林將軍,更多是為了外東北的安全, 連貝加爾湖地區都讓了出去,這讓中國失去了巨大的優勢。
《尼布楚條約》規定的中俄邊界。可以看到17世紀時,外東北地區仍然屬于中國,但那時俄羅斯已經深入西伯利亞
因此,雖然雅克薩之戰俄羅斯并沒有戰勝清軍,但是卻得到了繼續在黑龍江(俄羅斯人稱為阿穆爾河)北側筑城的機會,這為后面的恩怨埋下了伏筆。1721年,彼得大帝正式登基為俄羅斯沙皇,俄羅斯帝國成為數一數二的大帝國,此時的西伯利亞已經被俄羅斯吞并了80%。
在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俄國連白令海峽對岸的 阿拉斯加都吞了,後來美國在1867年用720萬美元買了過去,直到今天,美國都認為這是撿了個大便宜,而俄羅斯人自然是后悔不迭。
俄劇《葉卡捷琳娜大帝》劇照,葉卡捷琳娜二世其實是普魯士人,但是卻成為了俄羅斯沙皇
時間很快來到19世紀,當初和清帝國打了個平手的俄羅斯帝國,此時已經具有絕對的優勢。1858年《璦琿條約》和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讓清政府割讓了整整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外東北(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 自此,西伯利亞獨歸俄羅斯。
《璦琿條約》割讓地
沙俄時期,由于落后的技術,對西伯利亞的開發遠遠不足,因為自然條件惡劣,西伯利亞能開發的地區只有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區和遠東農業區,中間蘊藏的礦產都無法被開掘。後來的蘇聯則采取了 掠奪式開采的方式來開發西伯利亞。
18世紀,西伯利亞地區的俄羅斯女性
西伯利亞人煙旺盛、較為發達的地區集中都集中在 西西伯利亞平原和靠近中國的 遠東地區。
位于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的哈巴羅夫雕塑,哈巴羅夫是17世紀沙俄探索西伯利亞的殖民軍頭領
為了開發西伯利亞,沙俄不斷移民,最著名的就是 「懲罰性墾殖」,就是流放犯人去拓荒,蘇聯也繼承了這個政策。1861年,沙皇俄國廢除農奴制之后,大量無地或少地的農民才試著前去西伯利亞和遠東墾荒,西伯利亞迎來了一波較大的人口增長。
蘇聯時期,一個西伯利亞地區的女軍醫
如果不是因為無地可耕,其實也沒有人愿意移民西伯利亞。因為那里實在太荒蕪了,哪怕沙皇宣布「 每戶遷居西伯利亞的人都可以免費得到一百俄畝(10900平方公尺)土地」,也是冷冷清清。
今天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城市,普遍都十分寬闊,人口較為稀少
西西伯利亞平原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最大的糧倉之一,而靠近黑龍江河谷地區的四大農業區則是遠東城市群,這 不得不提及到俄羅斯的「遠東開發計劃」,整個計劃的核心就是 貫穿西伯利亞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因為這條鐵路,新西伯利亞一躍成為全俄第三大城市。
俄羅斯遠東四大農業區都集中在中國邊境附近: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猶太自治州
只有貫穿西伯利亞,俄羅斯才能有效地統治與開發西伯利亞,因此,西伯利亞大鐵路成為俄羅斯「耗盡國力」也要修的一條路。從1891年至1915年,沙俄花費了超過15億盧布,修建了東至莫斯科,西抵海參崴,全長42750公里的鐵路,穿過了無數的無人區、湖泊、沼澤和森林,正是因為修建了西伯利亞大鐵路,才使得沙俄在1905年因為國力空虛而敗于日軍。
西伯利亞大鐵路路線圖,修建于1891-1916年,起點是莫斯科,終點是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這條震撼世人的大鐵路,主要是防止日本人染指西伯利亞,更是為了讓俄羅斯擁有一個大后方,也就是無窮無盡的西伯利亞。二戰時期, 西伯利亞是蘇聯最后的希望,有著無盡的資源。德軍將領古德里安就表示: 「我們打不下西伯利亞,那里是蘇聯的底牌」。
二戰時期,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戰俘營里的日本(有大量朝鮮族)士兵
事實上,俄羅斯之所以能夠獨占西伯利亞,而中國卻不能做到,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工業革命帶來的國力的根本性變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正是有了這條跨越萬里山海的鐵路,俄羅斯才能把西伯利亞納入囊中。
西伯利亞大鐵路
然而,西伯利亞的俄羅斯族人口正在負增長,這讓俄羅斯政府十分擔心,他們害怕缺少俄羅斯人的西伯利亞會易手給黃種人。
遠東地區的俄羅斯女人和朝鮮男人組成的家庭,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女性數量仍然多于男性
蘇聯時期的西伯利亞地區還算發達,因為有大量來自其它地區的人口支撐起當地的工廠,被稱為「工廠辦社會」,有很好的福利,然而蘇聯解體后,西伯利亞的經濟停止發展,甚至還停留在蘇聯時期,新西伯利亞政府報告就指出: 「西伯利亞不適應自由的市場經濟模式」。
80年代的新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雖大,但開發率可能不及50%,除了極少數大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的城市,大部分西伯利亞地區仍然是「空白」的。從1989年到2004年,西伯利亞地區共流失了超過200萬人。1988年,西伯利亞地區醫院的新生兒和患病死亡率是9.5%,然而到了2002年由于大量優秀醫護人員的流失,死亡率居然飆升至14.5%。
俄羅斯的人口密度圖。越深的地方人口越稠密,反之越稀少
寒冷、生活物資匱乏、交通不便仍然折磨著這里的俄羅斯人。事實上,每年都有大量的西伯利亞小鎮出現「逃難」,甚至還有整座小鎮所有居民都逃離,直接拋荒的情況出現。
新西伯利亞,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最大、最繁華的城市,然而也面臨著人口流失問題
如今西伯利亞最大的城市是西西伯利亞州首府 新西伯利亞,那里的人口也不過180萬,遠東最大的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也只有140萬人,西伯利亞最嚴重的問題就是 「人口匱乏」。很多生在西伯利亞、長在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長大后就會離開,根本留不住人。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飾演者瑪麗娜·亞歷山德羅娃,就是在西伯利亞長大的俄羅斯演員,但如今定居圣彼得堡
西伯利亞地區有4000萬人口,其中俄羅斯人占到85%以上,其余的是烏克蘭人、原住民和周邊地區的民族(朝鮮人、蒙古人), 絕大部分的西伯利亞居民仍然從事著農業、漁業、畜牧業、采礦業、伐木業這些相對技術含量較低的產業。
西伯利亞從事傳統馴鹿業的土著涅涅茨人
俄羅斯的「向東看」還是沒有真正發展起來西伯利亞,只是將西伯利亞作為一座資源大倉庫,用以服務西部地區,同時西伯利亞對于俄羅斯人而言更像是一道戰略屏障,事實上它的政治意義和軍事戰略意義遠遠大于經濟意義。
位于西伯利亞東部勘察加半島地區的列寧像
事實上,俄羅斯也確實通過西伯利亞躋身大國行列,擴張了自己的勢力范圍。
在海參崴開店的中國人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是生于西伯利亞的圖瓦俄羅斯人,他有一半西伯利亞黃種人的血統,曾多次建議俄羅斯遷都至西伯利亞,擁有更為廣闊的縱深,雖然每一次都被普丁否決,但是俄羅斯近年來確實有「東移」的現象,俄羅斯政府多次出台「優惠」政策, 吸引俄羅斯族定居西伯利亞,甚至直接送地、送房,看來俄羅斯仍然非常重視西伯利亞。
普丁和紹伊古在西伯利亞度假
在大量俄羅斯族離開西伯利亞的同時,西伯利亞地區的布里亞特人、圖瓦人等蒙古人后裔卻迎來了生育率提高的契機,同時來自中亞地區的200多萬勞工和許多來自中國東北、日本和韓國的商人也涌入西伯利亞, 或許俄羅斯始終沒有想到,幾百年的基業仍然可能江山易主。
西伯利亞布里亞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