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在全球市場取得領先優勢多年,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日本汽車企業逐漸處于劣勢,于是日本汽車企業一邊說新能源汽車不中用,一邊卻是投入萬億日元資金研發固態電池,試圖彎道超車,日前日本企業就表示已研發成功固態電池,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
據了解日本研發的固態電池號稱充電10分鐘續航1500公里,這樣的快充技術比當前快了數倍,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的快充技術是15分鐘充電250公里,凸顯出日本在電池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此外固態電池還將改變消除鋰離子電池容易起火的風險,電池壽命太短等問題, 因此日本汽車企業放言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彎道超車,重新樹立日本汽車企業不可戰勝的形象,甚至揚言中國20年也追不上。
如果這項技術量產,那麼日本汽車確實可能彎道超車,早前知名媒體鳳凰網財經報道指應急管理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發生了640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平均每天發生7起,新能源汽車起火頻率遠超新能源汽車,這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大安全隱患,隨著新能源汽車存量的增加,事故數量也可能進一步增加。
新能源汽車換電成本過高更已廣受詬病,特別是做網約車的車主表示3年時間電池的續航縮短40%,而換電池的價格高達7萬元,這樣的價格還不如直接買一輛新車,而且新車的快充技術更快;而如果選擇將車賣出,這樣的車二手車商幾乎不愿意收購,即使愿意收購的也只是給幾千元。
新能源汽車存在的這些問題可能最終將會影響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在如今新能源汽車補貼已大幅縮減的情況下,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被進一步削弱,上述問題可能導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陷入停滯。
日本汽車企業如果量產固態電池,這些已習慣電動汽車的車主恐怕會迅速購買日本的電動汽車,畢竟消費者不希望汽車自燃造成沉重財產乃至人命損失,更不希望汽車更換電池,畢竟成本太高了,而固態電池將可以終身無需更換,也沒有自燃隱患。
不過就在日本汽車企業高調張揚之際,業界卻給它們潑了冷水,指出固態電池的關鍵材料如稀有金屬鋯、鍺等都由中國生產,中國生產的這些稀有金屬占全球市場的比例高達九成,而且中國握有稀有金屬冶煉的大多數技術和專利,日前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就逼得美國試圖從廢品中回收,凸顯出中國的稀有金屬供應對全球市場的重要影響力。
這就意味著日本量產固態電池得極度依賴中國的稀有金屬供應,在如今稀有金屬價格高企的情況下,日本的固態電池恐怕很難有成本優勢,而如今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普遍已跌穿20萬,甚至10萬以下也已有太多車型,如果日本的固態電池沒有成本優勢,它們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反擊恐怕不太現實,畢竟供應權和定價權都在中國手上。
事實上,中國企業也在加速追趕,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都表示已在研發固態電池,量產時間未必比日本企業晚,依托于中國自給自足的稀有金屬,中國的固態電池將更有成本優勢,日本汽車彎道超車的幻想恐怕還未開始就被中國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