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芯片設計、通訊技術、智慧型手機等領域的強大實力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其甚至打破了美國在芯片設計、通訊技術等領域的技術封鎖,闖進了美國的舒適區,一度讓美國十分難受。眼看著華為在多個領域的強勢崛起,美國也坐不住了,針對華為先后展開了四輪制裁。
被美國列入到實體清單當中的華為,不僅自研的麒麟芯片無法生產,其產品也被美國市場禁售,更被斷供了手機供應鏈、操作系統、EDA軟件等。可以說美國針對華為的制裁對華為的正常經營造成了嚴重影響,其手機出貨量也一度從巔峰時期的2億台暴跌到了3千萬台,就連手機子品牌榮耀也不得不出售。
只不過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在這種嚴苛的制裁之下,華為不僅挺了過來還實現了王者歸來。就在最近,華為在沒有召開發布會也沒有進行任何預售的情況之下直接開始發售華為Mate60Pro手機,在此之前華為m系列手機從來沒有先發售再發布。
華為Mate60系列手機很低調,但是在智慧型手機和科技圈內引起的反應卻并不低調,不僅國內許多網友都對這款手機十分關注,就連國外許多媒體、科技企業、實驗室都將目光集中在了華為Mate60系列手機身上,一些國外的實驗室甚至在拿到華為Mate60Pro的第一時間就進行了拆機測試。
從國外實驗室拆機檢測報道以及國內一些專家對這些拆機檢測報道的解讀當中可以發現,華為Mate60Pro搭載的芯片是國產的,這款芯片目前被命名為麒麟9000s。麒麟9000s據說擁有先進芯片的性能,一些國外的實驗室認為已經擁有了7nm芯片的性能。
不僅如此,在對華為Mate60Pro的網速測試結果當中可以看出,這款手機在網速方面超過了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5G手機,因此不少業內人士都猜測這款手機可能是使用了華為的5.5G技術。只不過對于華為Mate60Pro華為卻一直保持著沉默,這也引起了諸多國內消費者的好奇。
讓人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最近有消息傳出,華為Mate60Pto+開始預售,想要購買這款手機必須要先繳納1000元的訂金,可是這款手機的價格和芯片情況卻并沒有公布,甚至因為沒有成機流出的緣故,在國內外的網絡上也沒有相關的消息傳出。
華為對Mate60Pro+的銷售方式也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很多消費者認為這是余承東的失誤,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華為Mate60Pro+的銷售情況。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種定價又在哪里出問題了呢?
首先,華為Mate60Pro+開售的消息是在華為Mate60Pro銷售幾天之后才公布的,這也就意味著有不少想要購買華為最頂尖新款旗艦手機的消費者已經華為了7000甚至是8000的價格購買了華為Mate60Pro,這些消費者就面臨要不然使用華為的中端旗艦手機Mate60Pro,要不然再花大幾千甚至是上萬的價格重新購買的尷尬局面。
其次,華為并沒有公布華為Mate60Pro+的價格以及芯片情況,這就可能會出現那些繳納了訂金的消費者之后對華為Mate60Pro+的價格、芯片情況、性能參數等不滿意,但是上千的訂金卻要面臨打水漂的尷尬情況。雖然華為這款旗艦手機的目標受眾都是一些財務情況良好的消費者,但是這種行為還是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然后,從目前傳出的消息來看,華為Mate60Pro+要在一個月之后才正式開始銷售,現在開始預售無疑讓人有一些吊胃口的感覺,更何況在芯片情況、價格等方面的信息都沒有公布,不少人都認為華為這是為了讓人去猜測,然后增加市場討論度的方式,也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不滿。
最后,華為這種預售的情況無疑有一種吊著消費者胃口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網友對此都評價:華為饑餓營銷的緣故。或許因為供應鏈和芯片的緣故,華為無法保證大量出貨,隱藏芯片情況和銷售價格也可以理解為華為一些關鍵信息的保護,可是這依然無法改變華為這種行為已經引起了大量消費者的不滿,這也導致華為Mate60Pro+目前在國內的口碑并不算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Mate60系列手機沒有發布先發售的銷售方式引起了超乎尋常的關注,華為在芯片方面取得的突破也讓很多消費者愿意支持華為。只不過華為這種擠牙膏一樣的銷售方式確實讓很多消費者都感到十分的不滿。
華為可能在嘗試一種新的銷售方式,也或許是在iPhone15發布的關鍵時期擠壓蘋果的市場份額,不過無論怎麼做華為還是需要考慮到消費者的感官和市場風評,不能單純為了更好的銷售和討論熱度忽略了消費者的感受,畢竟有不少消費者購買華為的手機都是出于「情懷」或者是支持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