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是當之無愧的芯片代工龍頭企業,曾經占據了全球芯片代工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更是僅僅憑借著芯片代工業務就超過三星和英特爾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芯片企業。只不過台積電最近的日子似乎并不好過,面臨著三星、英特爾、中芯國際等競爭對手的迅速崛起,再加上台積電深陷赴美建廠的泥潭當中,台積電的營收和利潤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面對市場環境變化和競爭對手迅速崛起的不利局面,台積電也在迅速調整狀態,近期有關于台積電的三個消息傳出,一些外國媒體也表示:張忠謀是個「老狐貍」。
台積電回應安全問題
根據外國媒體的報道,台積電在近日對安全問題進行回應,台積電表示從2021年新建至今,美國工廠沒有發生任何員工死亡事件。台積電此前一直被外國媒體質疑美國工廠的安全問題,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台積電美國工廠此前曾有一些關于安全的問題報道傳出。
從台積電本次的回應可以看出,台積電所說的是「沒有發生任何員工死亡事件」而非「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沒有產生任何安全問題」,台積電這無疑是在變相的承認從建廠以來,美國工廠曾發生過一些安全事故,導致了員工受傷。
此前就有一些關于台積電美國工廠員工受傷的消息傳出,這也是為什麼外界會對台積電美國工廠的安全問題產生質疑的主要緣故。本次台積電的回答無疑有一些避開正面回答,台積電的這一回答避開了員工受傷問題,僅說了沒有員工死亡。
這也意味著,台積電美國工廠的安全管理方面還有待提高,台積電也要需要更加重視員工的安全問題。
台積電在日本建立第二座晶圓廠
最近有消息傳出,台積電正在計劃2024年4月的時候在日本開始建設第二座晶圓廠,并且預計將于2026年正式投入生產當中。這個消息傳出之后,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是台積電加快了在歐洲、日本、韓國的擴張步伐。
此前台積電主要是面向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赴美建廠之后台積電逐漸將重心放在美國市場上,放棄了中國市場,台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甚至直接表示:中國市場的占比并不大,會有其他客戶來填補空白的。
赴美建廠之后台積電的主要客戶幾乎都來自于美國市場,這就導致台積電對客戶的議價權有所下降,并且因為十分依賴美國客戶的訂單,所以台積電的自主權有所下降,受到美國的影響持續提升。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台積電開始在日本、韓國、歐洲加快芯片廠的建設步伐。這也被視為台積電赴美建廠受挫之后的另一項重要戰略決策。
在日本、韓國、歐洲建設芯片工廠能夠幫助台積電擴大產能,并且還能夠滿足全球對先進芯片制造的需求,這一舉措對于台積電來說不僅能夠擴大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同時也能夠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可能帶來的風險。
台積電重啟南京建廠,參加半導體大會
最近台積電一改此前那種「中國市場并不重要」的態度,開始重回中國市場,并且正在不斷示好中國客戶,加速7nm芯片進入中國市場。台積電此舉無疑是想要獲得更多中國客戶的訂單,以此來對抗芯片需求下降所帶來的訂單減少。
根據最新消息,台積電不僅在近期重啟了南京芯片工廠的建廠計劃,并且還參加了中國舉辦的半導體大會。此后台積電的總裁魏哲家還帶領團隊拜訪了阿里、壁仞科技等一系列中國客戶,并且詳細講述了台積電3nm制程技術的相關情況。
之后台積電開始加速出貨7nm芯片到中國市場上,和阿里、壁仞科技等一系列中國客戶達成了不少7nm芯片代工的訂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AI芯片方面。台積電的這一行為也表明台積電正在更改戰略布局計劃。
此前因為美芯禁令以及台積電赴美建廠等因素的影響,台積電逐漸減少和中國客戶之間的合作,一度被外界視為正在放棄中國市場。只不過從台積電近期重回中國市場的行為來看,台積電在面臨美芯訂單減少、全球芯片需求下跌的外部環境之下,正在逐漸調整戰略布局。
作為全球芯片代工的龍頭企業,台積電在戰略布局方面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雖然台積電此前赴美建廠和放棄中國市場等行為被視為在中美科技競爭當中站隊美國,引起了不少中國客戶的不滿,不過從台積電近期的戰略布局調整來看,台積電似乎已經開始意識到一味的站邊美國對台積電的發展一點好處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