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韓企業聯合行動,寧德時代赴美建廠還未結束!
美國的限制規則,從一開始的通訊領域逐步擴散,已經逐步蔓延到了整個高端科技產業,而芯片以及新能源則是重災區。
原本以為限制了含美技術體系,就可以阻礙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但令拜登團隊始料未及的是,一切都在朝反方向發展,中企直接摒棄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維,全速去打造完全自主化的產業鏈。
華為高端芯片已經回歸,這直接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不再敢去小瞧這些中企,雷蒙多的訪華意在修復中美貿易關系,沒有解禁任何的限制,反倒想讓中企恢復采購美企產品,顯然是沒有任何誠意的。
中國在哪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就會被美國刻意的針對,現階段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也想在該領域把中國市場排除在外,美國的汽車廠商已經被告知不允許出現中國的電池等供應鏈。
而這些美企還算有自知之明,并沒有選擇言聽計從,而是暗中聯合中韓企業展開了聯合行動,直接沖著抵消美國法案封鎖行動而去,這又將引發什麼樣的連鎖反應呢?
寧德時代是全球頂尖的新能源電池廠商之一,占據了全球36.8%的市場,這樣一傢俱備有實力的企業,自然成為了美企爭相合作的對象,一開始特斯拉邀請寧德時代赴美建廠,所有的合作細則都已敲定,但最終被拜登團隊叫停了,給出的理由是存在「供應鏈風險」。
這也很好的體現了寧德時代的競爭力,這讓美國心里極度的不平衡,為了不讓其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只能犧牲這家企業的利益,全面去破壞任何形成「高度依賴」的苗頭,避免后續遭到中國供應鏈的打擊報復。
雖然特斯拉最終放棄了合作建廠,但美國車企巨頭福特又暗中和寧德時代牽橋搭線,愿意全額出資500億美元,在密西根州建設新型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寧德時代只需要提供技術即可,雖然沒有持股,但負責后續的全權經營。
但這樣的「暗度陳倉」還是被美國發現了,但這項計劃福特可不打算就此放棄,據悉中國電池和材料企業正在和韓企展開合作,在相關協議簽訂之后,是有機會直接繞開美國當下的封鎖,實現和美國車企的合作,意味著中美韓企業已經站在同一陣線了。
而這樣的消息傳出,很自然的導向了福特和寧德時代的合作,中美韓企已經展開聯合行動了,拜登團隊想要攔住已經很難了,在被美國干預合作之后,福特曾多次表態不會陷入「供應鏈壟斷」的局面,但并沒有換來任何的妥協。
拜登團隊認為,美國本土應該有自己的電池產業,將技術交給中國企業來主導,后續無法降低被卡脖子的風險,后續又回應:「美企和寧德時代通過這種方式合作,會讓其獲得大額的補貼,不想用美國的補貼去幫助中企。」
但即便拜登團隊三令五申,福特依舊沒有放棄和寧德時代合作,美國車企在新能源領域明顯處于劣勢,近幾年在中國的銷量也大幅下滑,如果沒能入局全新產業,后續肯定會被淘汰。
在如今中美企業合作崩塌的狀態下,寧德時代負責人依然堅持赴美建廠,這其中自然有對應的因素存在,對于新能源電池而言,美國市場算是空白的,本土并沒有對應的技術,只能通過邀請韓企建廠來搭建對應的供應鏈。
但相較之下,寧德時代的技術是比較突出的,中國能夠在新能源產業逆襲,并非是沒有原因的,美國車企如果不抓住最后的機會,后續很難在競爭中突出重圍,因此他們只能依托于中國的電池技術。
而寧德時代進入美國市場,也具備有很大的意義,將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間接去影響美國市場格局,能夠對競爭對手知根知底,也能夠暗中鞏固中國技術的領先地位。
當然在虎視眈眈之下赴美建廠,也要冒很大的風險,寧德時代也要時刻警惕技術被「套取」的風險,以前他們怎麼對我們的,我們也要還回去,這一段路終究都是要走的,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