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對我們實施芯片限制,雖然也給美企造成了不小損失,但一定程度上美企也從中獲利。比如華為手機因為缺芯導致銷量出現直線下滑,蘋果迅速占據了高端市場份額。
還有高通,旗艦系列SoC芯片的份額得到提升。然而,高通沒有料到,反轉竟然如此之快,不僅芯片形勢下行帶來損失,近日還遭遇三個打擊,外媒表示中企果然不簡單!
首先,華為芯片強勢回歸。近期,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陸續上市。自從美方修改芯片規則后,台積電停止了代工麒麟芯片,華為一段時間曾利用庫存芯片維持手機業務。
然而,庫存芯片畢竟有限,後來只能采用高通芯片,雖然只能是4G芯片,但這也給高通帶來一定收益。按說,華為新款手機的上市,對于高通來講,應該算是好的消息。
但這次卻不同了,因為華為新款手機不再搭載高通芯片,而是國產的麒麟9000S了。
這樣的話,高通必然會損失很大,因為2022年華為向高通采購了2500萬片左右芯片,2023年又采購了4200萬片驍龍SoC芯片,但接下來恐怕不會再向高通采購。
對此,高通應該有所預料,難怪此前預測9-12月將無法從華為獲得任何實質性收入。
連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都表示,隨著華為手機銷量的不斷提升,將會有更多機型采用自研的麒麟芯片,高通的損失也會越來越大,因為還可能面臨其他手機廠商銷量的下滑。
其次,聯發科又先行一步。5nm芯片量產后,如今台積電、三星也先后突破3nm制程技術,開始進入到3nm時代。不過,因為成本越來越高,三星沒有獲得較大客戶。
台積電雖然3nm的良率比三星高些,但目前也只有蘋果一家大客戶采用。高通也多次表示新款旗艦驍龍芯片將采用台積電和三星的3nm,但消息顯示最終依然采用4nm。
然而,近日聯發科與台積電共同宣布,天璣旗艦芯片采用3nm制程的開發進度順利。
關鍵是,聯發科的3nm天璣旗艦芯片已經成功流片,預計將在明年量產。這消息可不簡單,因為這意味著聯發科在高端芯片上又有重大進步,將能跟高通在高端領域競爭。
要知道,聯發科的手機SoC芯片出貨量已經連續多個季度超過高通,奪得全球第一。
只不過,聯發科以中低端芯片為主,高通芯片領域跟高通還有差距。因此,聯發科一直在發力高端芯片,如今3nm級別芯片又有突破,恐怕接下來高通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再者,中企汽車芯片上市。前段時間,高通發布了2023年第三財季財報,情況非常不樂觀,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大幅度下滑。為此,高通表示接下來不排除進一步裁員。
在這種情況下,高通認真分析了產品的布局,發現手機芯片恢復還需要時間,要進一步加大汽車芯片布局力度。其實,高通之前就做汽車芯片,尤其是車規級芯片很不錯。
比如高通的7nm車規級芯片8155,就非常地受歡迎,國內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采用。
新能源汽車是如今和未來的熱門產業,對芯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高通自然不想錯過這個機會。不過,高通恐怕沒有想到,中企也在研發7nm車規級芯片,并且即將出貨。
中企芯擎科技3月份國內首款7nm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量產出貨后,近日又宣布搭載該款芯片的車型正式上市,說明國產7nm車規級芯片達到了應用級別。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國產7nm車規級芯片性能接近驍龍8155,今年將出貨100萬片。
隨著美方芯片限制的不斷加碼,國產芯片不斷取得較大突破,關鍵是更多中企開始采用國產芯片,就是為了避免因美方規則變化再受限制,這大大促進了國產芯片的進步。
以上三個消息,不可避免會影響高通的芯片出貨,稱得上是三個打擊。所以,外媒表示,企果然不簡單,美方芯片限制反而促進了大陸芯片進步,美企最終會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