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和歐洲航空公司簽訂了大規模的飛機訂單之后,我們的C919遭到了老美發動機斷供的「威脅」。
他們要求中國市場的客戶必須要購買波音的飛機。然而波音并沒有老美這麼強硬的底氣,在美國對大陸芯片不斷加深限制的背景下,波音高層直言:他們的飛機根本沒有辦法賣到中國去。
坦誠來說,波音這時候對中國市場已經不抱希望了。
一方面,波音本就存在質疑聲,另外一方面老美無形的施壓加劇了這種局面的負面反應。更關鍵的是,C919的訂單越來越多,空客在中國市場上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想要在這種幾方壓力之下,將波音的飛機重啟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很難。因此,波音一開始打算要及時止損,尋找更多的市場。
然而,中國航空市場客運量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的20%,而在未來的20年內,中國市場將占據全球飛機總市場的20%需求,預計在8560架飛機,在這樣強大數據支撐下,波音開始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他們表示:仍舊非常看好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他們還強調自己在過去和中國市場的深入聯系, 并且表示天上飛的每一架波音飛機,都有來自于中國生產的零部件,因此他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在中國市場上的業務。
這意思很明確了,那就是波音非得把自己的飛機賣到中國來。
很多人認為,在國產C919橫空出世并且擁有不少飛機訂單的情況下,中國市場很難再融入波音這個去而復返的參與者。
但個人并不這樣覺得,誠如波音自己所提出的優勢,那就是天上每一架飛機都有來自中國生產的零部件。 也就是說,如果波音繼續扎根中國市場,拓展中國市場上的業務,那麼波音能給中國制造創造更多的價值。更何況,如果波音損失了偌大的大陸市場,那麼營收業績的下滑也間接性影響到我們的零部件出貨。
其次,在航空市場的預測當中未來20年內,我們需要的飛機高達8000多架,如此龐大的市場不可能全部被空客以及國產C919霸占。就算是有心也無力, 尤其是國產C919的產能目前還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的背景下,波音的重新進入已經打開了一個契機。至于空客,在宣布要在印度制造飛機零部件的時候,已經遭受到了質疑,那麼就更給了波音機會。
而我們本身研究國產的飛機并不是為了排斥外企,更多的是我們不愿意在關鍵時刻被卡脖子,所以從現在來說,波音對我們還是有用的。
況且,美國一直都想我們購買波音的飛機,盡管他們現在在芯片禁令上沒有松口的打算,但是至少在面對波音飛機出貨一事情上,他們大機率是不會再出幺蛾子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并未因為美國的芯片禁令對外國企業抱有同樣的手段,反而給予了他們更加便利的合作渠道。所以,一碼事歸一碼事,老美對芯片禁令的態度不太可能完全成為波音無法出貨的理由。
如今,波音不僅非要把自己的飛機賣到中國來,更是要求監管部門監管其安全方面的東西,可見波音這是鐵了心要改掉自己在大陸市場上的口碑了。那麼,在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波音未必就沒有去而復返的機會。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事情的呢?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