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做生意的手段,就算是各路神仙也都得膜拜。
比如說在印度采購36架「陣風」事情上,印度一開始就只支付了30億美元。如今該到了支付60億美元(約為人民幣428億)的時候了,印度卻出現了違規。
按照協議的規定,要使用美元或者是歐元支付,然而印度卻表示只愿意用印度盧比進行支付,如果不同意這樣的方式,那麼印度就將凍結還款的賬戶。
不得不說,此事給眾多想和印度市場做生意的企業都敲響了一個警鐘。然而,老美卻似乎不信邪,甚至還力挺美國企業和印度市場做生意。
在比亞迪拒絕了印度采購新能源大巴上,20億訂單只支付10%的預付款背景下,老美站了出來,對印度直接進行了3.9億美元的捐款。
老美的目的很簡單,一方面他們想要加深和印度市場的關系,背后自然是想要印度整體的制造實力可以「威脅」到中國制造的市場地位。另外一方面,他們想要截胡比亞迪等企業的訂單,為美國企業爭奪印度新能源巴士的市場。說白了就是在看到印度市場新能源巴士這一塊前景比較好,老美以3.9億美元做魚餌,為美國企業增加營收。
然而想法是好的,但就個人認為老美此舉似乎有些要把美國企業送進「圈套」的意思。
在比亞迪態度很堅決的情況下,印度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同意比亞迪的要求80%的預付款,另外一條則是可以選擇美國的企業進行合作。
本來,印度還是希望和比亞迪進一步的洽談,想要達成和比亞迪之間的合作。但就如今來看,老美誠意滿滿,都愿意給出3.9億美元的捐款,印度也自然緊隨而上,要打算采用美國的新能源巴士。把采購比亞迪的路都給堵死了,印度很可能就會押寶到美國企業頭上。要想彌補這麼大的新能源巴士缺口,那麼印度對美國企業開出的訂單不會太小。在這個時候,美國企業只能趕鴨子上架。只是,就算有了3.9億美元的補貼,美國企業在新能源巴士上性價比也并不高,甚至可能要比和比亞迪合作花更多的錢。
在那個時候,已經押寶到美國企業頭上的印度真的愿意付出這麼多的資金嗎?或者說,就算是開始愿意,那麼后續是不是也有可能出現同樣違反協議的局面——例如尾款并不愿意支付。可一旦到了那個時候,美國企業就算是有苦也沒有地方說。畢竟這事情一開始就是由老美而牽頭,印度可沒有主動要給美國企業下達訂單。
不要覺得這事情有了老美的參與,就能避免這樣的局面出現。要知道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印度市場上遭遇風波的跨國企業并不少,其中也包括了美國的企業。在對待和印度做生意的企業上,印度幾乎是一碗水端平,就連他們想要積極拉攏的特斯拉也是一樣,印度說反悔同樣會反悔。
只能這麼說,要是印度一直不愿意改變自己的這個形象,那麼后續他們所面臨的外資投資困境或會持續擴大負面影響。對此,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事情的呢?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