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科技遊戲
娛樂明星
軍事
明星
綜合推薦
老年生活
奇趣
老照片
心靈語錄
奇聞趣事
熱點新聞
獅城資訊
搞笑貼圖
影視新聞
歐洲王室
育兒分享
國畫
養魚
插畫趣聞
情感百態
動物社
搞笑故事
歷史趣聞
设计
日本印象
生活常識
體育競技
俄羅斯新聞
健身達人
萌寵樂園
全部
    
3家中企在海外被查,關鍵數據披露,日媒:中國供應鏈或斷供!
2023/11/07


歐盟如今正在試圖在電動汽車領域中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歐盟開始推行了反補貼調查。而在歐盟抽樣調查的名單中,很不幸我們有3家中企中招,要接受歐盟在海外的審查。分別是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



盡管歐盟所謂的「抽樣調查」并不讓外界信服,但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現實,那就是調查是實實在在的開始進行了。很明顯,歐盟對要擺脫對中國依賴的態度很堅決。

只是,在關鍵數據披露之后,日媒卻并不看好歐盟的一意孤行,并為此評價——「去中國化不是容易的事情,歐洲也難以在電動汽車領域中擺脫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還認為,歐盟更應該擔憂的是中國供應鏈或斷供。


據關鍵的數據顯示,歐洲企業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領域中起步台灣,在2022年的時候, 前兩名分別被寧德時代和韓國LG新能源所包攬。而且,就連前5名的名單中,也沒有看到歐洲企業的身影。這說明,他們在技術實力上和我們有很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在當下他們內部的電動汽車供應鏈還出現了一些問題,如AMTE就宣布陷入了財務危機。

很顯然,在短時間內他們無法完成技術差距的超越。如果要想充實整個電動汽車領域的市場,那麼他們就只能接受中企進入到歐洲市場。



只不過,對于歐洲來說難得還不只是技術上的差距,更多的是在供應鏈上他們實在是很依賴中國的供應。 據數據顯示,在歐盟劃定的包括鎳電池等原材料在內的34個關鍵品類中,有11個都是以中國市場供應為主,且還是大量的供應,包括從開采到加工的各個流程。也就是說,他們要想憑借自己的努力來突破技術上的差距,并且排擠中國的車企,他們還是得依靠中國的供應鏈。



那麼從數據反映來看,日媒的言論一針見血—— 他們更應該擔憂的是在指向性很明確的抽樣調查中,中國供應鏈是不是會對他們斷供。或者說,在他們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上,他們能否真正做到擺脫依賴,而不是一邊行動要擺脫,實際上在供應鏈上還是難以脫離我們。誠如日本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的話一樣:他們現在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和中國的供應打好交道。



不過,就算是這樣的勸誡如何的有道理,現如今的歐盟估計都聽不進去。看上去,他們現在的行動是在實施過度的保護主義。實際上,卻是他們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汽車行業,并不愿意在當下的新時代中承認自己在汽車行業的失敗。

更何況,這還是在慣性的思維中,他們最瞧不起的中國車企。在他們看來,或許寧愿承認是被「低價」所打敗,也比承認就是在技術實力上的失敗要好得多。



當然,這一次的審查對于中國的車企來說也仍舊是一個挑戰,很有可能就會因為時間上的拖延從而錯失霸占更多歐洲市場的良機。這就要看這幾個企業要如何應對了。 最后,對于日媒的評價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曾為Theshy一踢四,卻還未續約!涵藝談WBG降薪:我是TS也不打
2023/12/11
歷史性一刻,正式突破10萬輛大關!外媒:美國廠要搬到大陸去?
2023/12/11
批準中國企業高達83億美元的投資,印度的「矛頭」指錯了!
2023/12/11
ARM起訴未能阻止高通背叛,自研核心架構,與中國芯交惡的后果
2023/12/11
美國企業用了兩步,重奪量子計算領先地位,中國芯片在加快追趕
2023/12/11
美國封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結果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3/12/11
上線4天勝率飆升5%,又一位邊路惡霸崛起,「不死流」達摩真香!
2023/12/11
王者:千萬不能拖后期的輔助英雄,勝率墊底,最好還是別拿了
2023/12/10
逆水寒全游玩家幫神豪許愿:讓他奪冠,我寧肯游戲獎勵全打水漂
2023/12/10
武則天玩家狂喜,純輸出有望回歸,體驗服前后搖調整后可成T2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