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以前,美國芯片十分受歡迎,尤其是在高端市場上,如伺服器、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美國芯片的市場份額更是相當高。但是現在,美國不斷阻止美企出售高端芯片。
而在中低端芯片領域,中國已經在提升自給率了,這就導致美企失去很多芯片銷售機會。今年上半年中國取消3400億訂單后,美芯巨頭質問布林肯:芯片還能賣給誰?
中國在芯片領域的需求非常廣泛,比如人工智能領域需要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芯片,以支持人工智能應用的發展。
還有移動SOC芯片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因此需要大量的移動芯片,除此之外中國正在投資建設5G網絡,需要大量的網絡芯片來支持這個龐大的網絡。就中國的這些芯片需求而言,已經給英偉達、高通、英特爾很大的商業機會。
這三大美企在中國賺取巨額的收益利潤。
不過隨著美國收緊高端芯片出口,美企自由出貨的機會越來越高,高端芯片賣到中國需要看美國高層的臉色,能不能賣不是由他們說了算的。
目前芯片市場上的情況就是,美國高端芯片賣不了,中低端芯片允許出售,美國想要賺中國中低端芯片市場的錢,卻沒想到中國在這部分芯片領域已經在提升自給率了。
55nm、28nm、14nm這些成熟制程芯片都可以放在國內生產,只需加大產能便能滿足國內大部分的需求,所以大量的芯片進口訂單被取消。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同比下滑22.4%,至1626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70億美元進口額,折合人民幣約3400億人民幣。這麼多的訂單被取消,美企會失去怎樣的芯片銷售機會不用多說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美國的一些半導體企業依賴中國市場來實現業務增長。減少芯片進口會影響這些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
再加上中國正在大力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如果中國能夠成功地實現芯片國產化,那麼美國的一些半導體企業可能會失去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事情朝著美企不愿看到的情況方向發展了,美國巨頭英偉達、英特爾、高通質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芯片還能賣給誰?
在美企看來,美國的芯片限制已經使他們的芯片賣不出去了。具體表現如何呢?
看看高通的財報就知道了,高通第三財季財報顯示營收為84.51億美元,同比下滑23%,凈利潤18.03 億美元,同比下滑 52%。最賺錢的手機芯片業務也撐不住了,收入為52.6億美元,同比下滑25%。
這或許只是開始,華為開售Mate60 Pro手機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這款手機搭載了華為自研的麒麟9000S,從Mate60 Pro的銷售情況來看,麒麟9000S的備貨應該很充足,生產制造問題也搞定了。
最著急的恐怕就是高通了,后續華為手機或不再繼續采購高通芯片,而其它手機廠商受華為手機回歸的影響,市場份額或許會有所下滑,高通從其它手機廠商手中拿到芯片訂單的機會也會減少。
華為每賣出一部手機,其它廠商就有可能少賣一部,連鎖反應之下就是高通失去更多的芯片訂單。這種訂單的體量恐怕是數以千萬計的,也難怪高通質問:芯片還能賣給誰。
美國正在大力推動芯片本土化發展,拿出巨額補貼吸引台積電,三星等外企到美國建廠,要把流失的芯片訂單重新拿出來。要是美國致力于發展芯片本土化,促進全球芯片產業鏈發展,倒也沒什麼。
可是美國在這個過程中也對外提出限制要求,讓獲得美國芯片補貼的制造商不能在十年內投資大陸先進半導體。美國還拉攏日本,荷蘭組建三方協議聯盟,將光刻機,刻蝕機等一系列半導體設備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這些行動都表明美國不想把事情就此解決,準備一條路走到黑了。
現實情況是,美國若非要執迷不悟,芯片銷售恐怕就越發困難了。
中國正在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鏈,越來越多的芯片會放在本土生產,不用過度依賴美國芯片進口了。歐盟也制定430億歐元的芯片補貼法案,計劃在2030年之前將芯片產能從目前全球占比的10%提升到20%。
還有日本邀請台積電建廠,韓國斥巨額打造半導體產業集群,印度拿出100億美元用作芯片激勵計劃。
這些國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發展半導體,增加芯片制造能力,大家的芯片都選擇自己造了,美國芯片銷售還有多少門路呢?
台積電在美國建成芯片工廠,給美國客戶代工,不知道將來造出來的高端芯片是留給美國自己用,還是出售給中國?也許美國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否則也不會把持高端芯片不出口。美國該及時回頭了,全球化才是美國該走的路。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