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馬斯克被號稱是「硅谷鋼鐵俠」,他不僅是個超級富豪,對科技也有執著的追求,尤其是飛向太空。為此馬斯克成立了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該公司成功為馬斯克發射了一顆又一顆衛星,甚至造出人類史上最大的運載火箭「星艦」。
星艦運用了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技術,然而最終卻失敗了,星艦未能入軌。馬斯克沒有做到的事卻被中企做到了,中企正式發射全球首秀,外媒:對他打擊太大了。
馬斯克一直以來都有非常宏大的太空探索夢想,他的目標是使人類能夠在其他星球上生存和繁衍。最大愿望之一就是將人類送上火星,并在那里建立永久性的人類殖民地。
為此,他創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并推出了一系列火箭和宇宙飛船,旨在為未來的火星殖民計劃做準備。
在很多人看來,馬斯克這是瘋了,人類怎麼可能完成這樣的舉動。可馬斯克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的確吸引了不少資本家的關注。有了資本的支持,馬斯克致力于研發能夠重復使用的火箭,降低發射成本。
SpaceX 的獵鷹九號火箭和獵鷹重型火箭都已經成功實現多次使用。在馬斯克的逐夢航天計劃中,「星艦」超重型火箭是一大挑戰。這是人類史上最大的運載火箭,星艦高120米,有效載荷150噸。
如此巨大的火箭,傳統的發射技術很難完成任務,所以星艦采用的是新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技術,可實現1200噸的推力。雖然星艦成功起飛,可在進入軌道之前星艦發生了爆炸。
這台搭載了33台猛禽液氧甲烷發動機的星艦火箭以失敗告終,馬斯克「星艦」夢碎。讓馬斯克沒想到的是,他沒能做到的事情卻被中企做到了,外媒感嘆:對他打擊太大了。
完成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發射壯舉的中企名叫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箭航天」),藍箭航天將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發射入軌,而朱雀二號使用的火箭發射技術就是液氧甲烷。
中企的液氧甲烷火箭發射成為全球首秀,意味著中國在新型低成本火箭發射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了解藍箭航天的成功有何意義之前,需要先知道什麼是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發射技術,和傳統的火箭發射技術比起來有何優勢。
其實這項技術指的是一種使用液態氧和液態甲烷作為燃料和氧化劑的火箭發射技術。它是一種新型的火箭發射技術,相對于傳統的火箭發射技術,具有更高的燃燒效率、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大的可重復使用性。
由于使用的燃料都是環境友好型的燃料,不會像傳統固體燃料那樣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廢水,所以在環保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
了解了該項技術的特點之后,便能明白藍箭航天的成功突破有何重大意義了。一方面朱雀二號的成功發射將有助于提高藍箭航天在商業火箭發射市場中的市場份額。
藍箭航天是中國新興的商業火箭發射企業之一,其在液氧甲烷火箭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一旦得到了全球業界的認可,無疑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火箭發射訂單。
到時候由該技術成果創造的商業價值就會貢獻源源不斷的收入,正所謂有錢好辦事,往后開展深入研究,優化技術也就輕松多了。
另一方面則是降低商業火箭發射的成本,提高商業火箭發射的效率和可持續性。出色的火箭發射技術從來都不是短效的,各國航天科研機構都在探索新型火箭發射技術,液氧甲烷正在成為主流,誰能率先取得突破把成本降下來,誰就能吃下第一口螃蟹。
全球航天競爭十分激烈,看似只有中美俄三方參與,其實日本、韓國、歐盟、印度各方勢力都在加緊布局。
就拿日本來說,9月7日這一天日本H2A 登月火箭正式發射,向月球發起了探索。如果順利的話,預計2024年初就會嘗試在月球著陸。
日本的航天實力被很多人小覷,殊不知日本同樣是航天大國,國際空間站的建設日本可出了不少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航天競爭,相關的民營企業也會如過江之鯉涌現,畢竟資本的力量也科技競爭的關鍵,民營企業可以帶來資本。
以藍箭航天為代表的中國民營企業正加速航天布局,諸如時空道宇、九州云箭、深藍航天等等民營航天公司要麼研發火箭,要麼研制衛星技術,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不斷為中國航天積蓄力量。
相信類似藍箭航天突破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發射技術的案例會越來越多,讓美國知道,太空探索不是西方國家的舞台,中國也能大放異彩。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