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已經正式宣布,要對250家國外實體的企業展開新一輪制裁。而在這250家被拉黑的企業當中,牽涉到的中國企業,幾乎都屬于高科技領域,比如說長光衛星等。
有專業人士解析,專門盯著這些企業「拉黑」,老美存了私心,那就是要借機進一步遏制大陸在半導體尖端領域的發展,繼續泛化所謂的安全概念。說白了,250家企業只是一個表面看到的數據,真正的核心還是沒有離開對中國企業的限制。
對此,美智庫替美發聲:要正視中國在話語權上已經全面超越了美國。
據美智庫表示,在機器設備、電氣設備以及電子產品等生產制造的7大領域中,「中國制造」都占據了全球最多的生產份額,超越了老美。與此同時,美智庫還認為在老美僅剩下的優勢領域可能也會保不住了,比如說在客運的大飛機和人工智能領域中,中國企業已經和美國的企業發起了正面的交鋒。
在這種數據之下,美智庫呼吁,美國應該做的是正視如今的局面,而不是進一步借機修改禁令的規則。不然的話,更多的領域或許都會像被超越的領域一樣,落入到失敗的局面。
美智庫的呼吁,就現在來說用兩個字定義——沒用。
不管是川普時代,還是說拜登時代,他們對于一些中國企業所實施的手段都是技術封鎖,和卡脖子。包括到現在,一直作為美國當地和美國企業溝通橋梁的雷蒙多,都在幾次表態要美國企業損失自己短期的利益,進一步遏制尖端技術流入到大陸市場。
他們難道不知道在努力就推之下的「小院高墻」
已經逐步失勢,并且反噬到了不少美國企業嗎?其實他們知道,而恰恰也是因為知道,他們才會繼續用限制來維持住自己的「面子」,想要彰顯美國的技術霸權優勢還是存在的。如此嘴臉,想要他們聽進美智庫的呼吁難上加難。不過就算他們不承認,殘酷的事實也擺在他們眼前。
在他們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芯片規則修改過程中,中國企業一路從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理念走進了自研發的道路,國內自給率的目標已經定到了70%;英偉達在中國市場上占據的AI大市場,正在逐步的對國產的AI芯片所吞噬;而他們所認為拿捏到的EUV光刻機禁令,造成了國內廠商以成熟工藝逐步拿捏全球半導體話語權……
很顯然,在這幾年不斷的卡脖子之下,我們在科技領域的發展之路反倒像是被清除了障礙,有了足夠的底氣和實力和美國的技術底蘊硬扛。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芯片企業們不滿的情緒越來越公開化。歷來被稱美半導體寵兒的美光,在日本等地投資設廠還是尖端芯片工藝;英偉達不斷的加碼全球市場,如越南等地。英特爾曾警告:要是賣不到芯片到中國市場去,干脆他們的廠也不用建了等等。可以看到,美國的芯片禁令這一張牌打出了反效果。
此刻,他們若不聽從美智庫的建議,或許經歷半導體至暗時刻局面的就不是我們了,而是落實到美半導體身上。
我們總是說,要合作就可以共贏,但他們聽不進去這樣的話,筆者想,到未來現實會給他們幡然醒悟的時候,只是到那個時候,美國半導體又是怎麼一個樣子呢?對此,你們認為美智庫這番話,會讓美半導體有什麼反應呢?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