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把5G做到全球領先后,美方就意識到科技霸權遇到了風險,于是就開始實施制裁打壓。然而僅他們沒想到的是,經過3年多瘋狂制裁,并沒有達到應有效果。
近日,日媒結合調查公司拆解后發現,華為手機的零部件反而實現了更多國產化,而蘋果的大陸零部件價值占比僅剩2%,對比非常鮮明,外媒表示情況突然反轉了!
要知道,華為之前是非常相信全球化產業鏈的,為了打造高品質的旗艦手機,堅持從國際市場上采購屏幕、射頻、內存、傳感器等零部件,芯片代工也交給台積電。
然而就在華為5G領先之后,美方就不樂意了,因為之前嘗到了3G、4G領先帶來的紅利,認為動了人家的奶酪,于是開始發起制裁,讓高通、英特爾等斷供高端芯片。
更為關鍵的是,讓台積電、三星停止代工麒麟芯片,直接讓華為陷入無芯可用局面。
盡管美方連續實施了四輪嚴苛的制裁,但華為并沒有因此妥協和屈服,也沒有像美方之前針對的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那樣,一個被整垮破產,一個被美企收購。
反而,華為在三年多的制裁期間,不斷打造國內供應鏈,加速推進國產零部件替代。
今年3月份,任正非就透露,華為在三年困難時期,完成了13000多顆器件的替代開發、4000多個電路板的反復換板開發,有效保障了公司現有各項業務持續運營。
重點是基本解決了先進芯片制造問題,前段時間華為上市的Mate 60 Pro就搭載了自研的麒麟9000S處理器,經過國外多個機構檢測證明,該芯片為大陸產業制造。
另外,Mate 60系列上還有不少小芯片都換成了國產,像電源管理芯片是華為海思自研的,衛星通信芯片、射頻芯片等是由大陸供應商供應的,還有其他未透露的。
因此,日經新報結合調查公司對Mate 60 Pro拆解,發現國產零部件占比大幅提高。
據日媒消息顯示,對Mate 60 Pro拆解后的成本進行分析,認為該款手機的零部件總成本為422美元,其中大陸制造零部件的成本占比最高,如今已經達到了47%。
相比之前受影響不太大的Mate 40 Pro,Mate 60 Pro國產占比提升了18個百分點。
對此,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不是說Mate 60 Pro國產占比達到了90%嗎,怎麼日媒才說是47%。這是因為日媒的47%是成本占比,而90%指的是國產部件數量占比。
也就是說,華為手機的國產器件數量很大,但因為國產替代后的器件價格降低,所以日媒計算時國產器件成本就相對較低,而國外器件數量雖少,但價格普遍較高。
這也是除了美方實施限制的原因以外,我們為什麼要堅持推進國產替代的重要原因。
日媒不僅對Mate 60 Pro手機進行了拆解,還對蘋果iPhone 15 Pro進行了拆解,結果大陸零部件價值占比僅為2%,雖然國產器件的價格較小,但占比卻持續在下滑。
關鍵是,對比拆解的蘋果之前的系列手機,美日韓的占比都在不斷提升,尤其是美系零部件占比提升到了約33%。由此可以看出,蘋果在有意降低國產器件的占比。
不僅如此,蘋果近年來還不斷推進供應鏈向外遷移,連富士康等組裝廠也都不例外。
之前我們一直以為不能針對蘋果的理由,是因為蘋果在大陸的供應鏈非常多,涉及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如今來看價值占比竟如此之小,連富士康都在向印度遷移了。
對此外媒有直接表示,認識情況突然反轉了,蘋果并沒有大家認為的那樣重要,所以近期才會對蘋果組裝廠富士康進行調查,其實也是對蘋果進行一定程度的敲打。
因為蘋果降低國產比例、向外遷移產業鏈的背后,針對的是國內電子產業鏈,所以說華為手機回歸意義重大,提升了國產零部件價值占比,穩定了國內電子產業鏈!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